第十六章作业讲解.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作业讲解 第十六章 沉淀与澄清 P314:思考题:1、4、5、6、7、9、10;习题:1、2、3 思考题 1、什么叫自由沉淀、拥挤沉淀和絮凝沉淀? 答:(1)自由沉淀: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的沉淀; (2)拥挤沉淀:是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的沉淀; (3)絮凝沉淀:是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较粗大的絮凝体,再通过自由沉淀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4、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 答:理想沉淀池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即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干扰,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不变。 (2)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且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根据去除率公式: 可知: 悬浮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去除率只与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有关。与其他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和沉淀时间均无关。 5、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一)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对沉淀效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沉淀池中,停留时间总是偏离理想沉淀池,表现在一部分水流通过沉淀区的时间小于t0,而另一部分水流大于t0,这种现象称为短流。它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⑴ 沉淀池进出水的影响 ① 进水的惯性作用; ② 出水堰产生的水流抽吸; ⑵ 异重流的影响 采用前者较为合理,但是以停留时间作为指标所积累的经验较多。在实际设计中应两者兼顾,或者以停留时间控制,以表面负荷率校核,或相反也可。还应根据原水水质、沉淀水质要求、水温等设计资料、运行经验确定。水平流速对设计平流沉淀池不是主要根据。 8、平流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隔板?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支渠? 答:(1)因为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进水截面上,并尽量减小扰动。 (2)因为沉淀后的水应尽量在出水区均匀流出,同时缓和出水区附近的流线过于集中。 9、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 答:由沉淀池颗粒的去处率公式E=知:颗粒沉速ui一定时,增加沉淀池表面积可以提高去除率。但沉淀池容积一定时,池深浅些则表面积大些,去除率可以提高些,即“浅池理论”,斜板、斜管沉淀池的发展即基于此理论。为解决排泥问题,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发展起来,浅池理论才得到实际应用。 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根据生产实践,倾角宜为600。 10、澄清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澄清池的基本原理: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当脱稳定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2)主要特点: ① 将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在一个构筑物内靠活性泥渣完成; ② 澄清池充分利用了活性泥渣的絮凝作用。 ③ 澄清池的排泥措施,能不断排除多余的陈旧泥渣,其排泥量相当于新形成的活性泥渣量。 习 题 1、已知颗粒密度p=2.65g/cm3,粒径d=0.45mm(按球形颗粒考),求该颗粒在200C水中沉降速度为多小? 解:已知20℃时,水的粘度系数 μ=1.002×10-3Pa?s,水的运动粘度 ⑴ 假定水流处在层流区,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得: u=118 校核Re值: Re=υ?dv 水流不是层流状态,不符合假设。 ⑵ 假定它属于过渡区 则利用阿兰公式计算: U=[(4225)? =[(4225)? 校核Re值: Re=υ?dv=0.075×0 因此,假设成立,颗粒沉降速度为0.075m/s 2、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论沉淀条件,求: (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小? (2)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解: 设计流量:Q=720m3/h=0.2m 沉淀池表面负荷=QA=u0=0.4mm/s=0.4 因此,所需沉淀池面积为:A=Q/u0=0.2/(0.4×10- 沉速为0.1mm/s的颗粒的去除率为: E=ui 3、原水泥沙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取样口在水面下180cm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3/h,表面积为500m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沙颗粒约百分之几?(C0表示泥沙初始浓度,C表示取样浓度)。 沉降试验数据 取样时间(min) 0 15 20 30 60 120 180 C/ C0 1 0.98 0.88 0.70 0.30 0.12 0.08 解:各取样时间沉速计算见下表: 取样时间(min) 0 15 20 30 60 120 180 C/ C0

文档评论(0)

183****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