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精品课件下载.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 全 评 价 (风险评价) ; 实例 某工厂的员工时常抱怨说所从事的工作危险性太大,为消除员工的顾虑并了解实际工作条件的危险程度。请问你选用什么评价方法。 ; 实例 某化工厂的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了爆炸事故,在事故调查时,请问你选用什么样的分析或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第三部分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第四部分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第一部分 概述 一、安全评价的概念 二、安全评价类型 三、安全评价的法律依据 四、安全评价程序和内容 五、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一、安全评价的概念 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二、安全评价类型;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的过程。;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三、安全评价的法律依据 我国针对安全评价的立法沿革 1996年,《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998年,《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方法》 1998年,《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GB/T106-1998) 1999年,《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1999年,《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 2002年,《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45号) 2002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两阶段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 第二条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第六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四、安全评价程序和内容 准备阶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 ;定性、定量评价;第*页;划分评价单元;危险评价;第*页;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后果严重度;五、安全评价机构的管理;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与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类;(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类;2 按事故类型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有害因素。;1、分析材料性质 2、生产工艺和条件 3、利用安全评价方法;危险化学品分类及特性;第3项 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第3类 易燃液体;第1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第1项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剧毒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 第1项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 第3项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典型工艺(过程)的危险因素;熔融、干燥 ●熔融 利用加热使固态物料熔化为液体。 火灾 中毒 ●干燥 利用热能除去潮湿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

文档评论(0)

董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