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草(叶点霉)叶斑病.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椒草(叶点霉)叶斑病》 CATALOGUE目录病原和症状识别侵染规律和传播途径防治方法防治成功案例分析结论和展望 01病原和症状识别 病原菌名称椒草叶点霉(Phyllosticta crotoneae)病原菌分类真菌界、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病原菌 1症状表现23病斑为褪绿水渍状小点,随病情发展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褪绿斑,边缘无明显轮廓发病初期病斑扩大为褐色至灰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边缘常有褪绿晕圈,病斑相互融合后形成大的连片病斑发病中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至白色,边缘呈深褐色,有时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发病后期 椒草属(Crotoneae)植物,如黄金椒草(Crotoneae Golden)、皱叶椒草(Crotoneae Reticulata)等易感植物种类 02侵染规律和传播途径 03潜伏侵染病菌可以在寄主植物体内潜伏,待条件适宜时发病。侵染规律01侵染过程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叶片,并在寄主体内扩展和繁殖,导致叶片出现病斑。02侵染条件高温高湿、叶片损伤、光照不足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和繁殖。 风雨传播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从寄主植物体上脱落,污染其他植物。传播途径昆虫传播某些昆虫可以携带病原菌,并在取食过程中传播病害。接触传播病原菌可以通过人员或工具的接触传播,从一个植物体传播到另一个植物体。 季节性发病高峰某些季节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导致病害在特定季节出现发病高峰。年度发病高峰某些年份由于气候异常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病害在特定年份出现发病高峰。发病高峰期 03防治方法 定期修剪01及时剪除发病枝叶,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农业防治加强水肥管理02合理灌溉和施肥,增强椒草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种苗03购买或繁殖种苗时,要选择无病害的健康植株。 1化学防治23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定期喷药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施用量,避免对椒草造成药害。注意药剂浓度 03合理耕作采用轮作和间作等合理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生物防治01利用天敌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病害的繁殖和传播,如瓢虫、草蛉等。02使用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农抗120等,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的发生。 04防治成功案例分析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对椒草叶斑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农业防治成功案例科学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使用,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椒草田间的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发病前预防01在椒草叶斑病发生前,可以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喷洒植株表面,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成功案例发病初期治疗02当椒草叶斑病开始出现时,可以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三唑酮、烯唑醇等喷洒植株,以控制病害的扩展和蔓延。化学防治注意事项03在使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控制药剂的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对植株和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在椒草叶斑病的生物防治中,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食蚜蝇等控制病害的传播和扩散。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椒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友好,不会对椒草产生药物残留。使用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成功案例 05结论和展望 病原鉴定通过对病叶进行显微观察和测量,确定病原菌为叶点霉属真菌。发生规律总结了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发现高温高湿、叶片受伤、椒草品种抗性差等因素均能导致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椒草栽培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措施。症状描述描述了受害叶片出现的症状特征和分布情况,包括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灰白色,表面散生小黑点等。研究结论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探讨其与寄主的互作机制,为防治椒草叶斑病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展望加强椒草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提高椒草的抗病性能,从根本上解决椒草叶斑病的防治问题。深入研究椒草叶斑病的侵染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加强椒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THANK YOU.谢谢您的观看

文档评论(0)

181****6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