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2:19.6 核裂变教案.docx

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2:19.6 核裂变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选修3-5 PAGE PAGE 1 6 核裂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能源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保障,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使资源日益枯竭,而且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这些因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寻找洁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近年来,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倍受人们关注,核反应有些释放能量,有些吸收能量,人们想利用核能,当然必须选那些释放核能的核反应。什么样的核反应能释放核能呢?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行吗?例如: U238在α衰变时放出的α粒子具有4.18MeV的能量,但它的半衰期很长,达4.49亿年,衰变非常缓慢,功率太小。 利用人工核转变行吗?例如: 但粒子击中原子核的概率太低,只有百万分之一、二。实在得不偿失!有哪些核反应才真正具有实用价值呢?那么如何获得核能呢?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获得核能的两个重要途径。这节课我们学习核裂变。 重核裂变:核物理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二、重核裂变 1.铀核裂变的发现 1938年,德国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铀的裂变。他们在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其产物中发现了钡的放射性同位素,一个月后终于证实,铀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发生了一个重核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核裂变。 2.铀核裂变的产物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氙(Xe)和锶(Sr)或钡(Ba)和氪(Kr)或锑(Sb)和铌(Nb)等,同时放出2—3个中子。典型的反应如下述核反应方程所示: 铀核裂变,一般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叫二分裂;也有三分裂、四分裂现象,我国物理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于1946年在巴黎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但出现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概率极低,约为二分裂的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三。 铀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上述两种裂变中前者释放出141MeV的能量,后者释放出201MeV的能量。 在不同的反应中,铀核释放的能量不同,一般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约为1MeV,如果1kg铀235全部裂变,它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化学能。 3.链式反应 (1)概念:铀核裂变时,同时又释放出2—3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他原子核的裂变,就可使裂变反应不断的自行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链式反应。 如图: (2)影响链式反应的因素 铀核的裂变反应的结果中,又释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引起其他原子核的裂变,形成链式反应,使裂变继续下去。当然维持链式反应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是,每次裂变产生的中子,至少平均有一个能再度引起裂变反应。 A.铀235的纯度 核裂变中放出的中子,有的可能被杂质吸收,为维持链式反应要减少裂变物质中的杂质。 B.铀核的体积 核裂变中放出的中子,可能由于铀核的体积不够大,有可能穿出裂变物质体外,因而不能引起新的裂变发生。为维持链式反应要增大裂变物质的体积。 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临界体积;跟临界体积相对应的质量叫临界质量。纯U235球形的直径约4.8cm就达到了临界体积,其临界质量大约1kg左右。(核反应堆由于堆形不同,临界质量可以从几千克到几百千克) 4.重核裂变的应用 (1)原子弹 (2)反应堆 利用核能发电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装置,用人工方法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的原理如P75图22—15所示。 A.铀棒。由浓缩铀制成,作为核燃料。 B.减速剂:常用的减速剂有石墨、重水等,使裂变中产生的快中子(能量在0.1-20MeV,平均约为2MeV)减速为慢中子(能量约为 MeV),因为铀235裂变需要的是慢中子,只有通过减速,才能维持链式反应的进行。 C.控制棒:用镉制成,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调节镉棒插入的深度,改变吸收中子的数量,达到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的目的。 D.冷却剂,常用水,液体钠等,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传出去用以发电,同时降温,保证反应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