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四章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老子》四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篇文章。本篇课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从“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方面探究“对待”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偏执于一方面,如“有”“知人”“胜人”,可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要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老子》的相关知识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体会其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文章中包含的哲理提炼出来,结合生活经验,看看是否有道理。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理解老子“专说对待之理”的辩证哲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老子》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老子》四章的要旨。 课堂环节4.文化传承与理解: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并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 课堂环节 情境导入 学习了《论语》十二章、《侍坐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等,初步了解了儒家思想,感受到先哲圣人的德行境界。现在高二年级要举办班级辩论会,正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反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道家思想”。为了这次辩论会,反方代表认真查阅资料,仔细斟酌理论角度,拟从时代背景、社会体制、风俗人情和历史沿革等角度深挖。翻阅《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著作进行阅读,现在先让我们走进老子的精神世界,一起学习《老子》四章。 环节一:知人论世 【了解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喜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老子轶事】 老子降生 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的司马。楚国攻宋,老佐在守彭城督战时被楚军鱼石部下放暗箭射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敌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且战且逃。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她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孔子问礼 《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孔子问礼于老聃,考察周室郊社、明堂、庙朝制度,感叹不已,于是称赞道:“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孔子离开周地,老子送别,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没有财宝送您,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孔子道:“一定谨记在心!”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 【了解《道德经》】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