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栽培技术.pptx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味甘淡,性平无毒,能入心、脾、肺、肾四经,具有利尿、安神、健脾之功效,能主治体虚浮肿、小便不利、脾虚虚弱、心神不安、健忘、心悸失眠、梦遗白浊、腹泻等症。除以上药用价值外,食用上也是一种佳品。;茯苓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各省,世界范围内,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新西兰等国也有分布。 人工栽培茯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茯苓属于食用菌类,所以茯苓的菌丝跟其他的食用菌菌丝一样,呈白色或者灰白色。我们采收的是它的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的像拳头那么大,大的直径可以达到35~45cm左右或更大。表皮较薄,呈浅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呈瘤状皱缩,有时部分剥落,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生长特性 茯苓适应能力强,野生茯苓分布较广,海拔50—2800米均可生长,但以海拔600—900米分布较多。 茯苓为好气性真菌,只有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很好生长。多生长在干燥、向阳、坡度较大、有松林分布的微酸性沙壤土层中,一般埋土深度为20—30CM。 最适生长温度28℃。当温度小于18℃停止生长,1℃~5℃时即遭受冻害。 茯苓为兼性寄生真菌,其菌丝既能靠侵害活的树根,又能靠吸取死树的营养而生存。喜欢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部,依靠其菌丝在树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分解、吸收松树养分和水分作为营养来源。;茯苓栽培方法 段木栽培、树兜栽培、松针栽培和室内栽培法;茯苓栽培原材料 1、菌种 茯苓的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茯苓有高温种、中温种、低温种。 2、菌材 以松木为主,主要采用的松树品种有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红松、黑松等,也可用杉树和枫香树栽培茯苓,但产量低。 松树最好选择生长10~15年左右或者树干直径为10~40cm的松树。生长在阴坡的树木比生长在阳坡的树木栽培茯苓效果好一些。因为阴坡肥沃之地的松树生长高大笔直,松枝较少,材质适中,茯苓产量较高。阳坡的松树树多弯曲,枝多材硬,不利于茯苓菌丝生长。生长在山下的松树比生长在山上的松树栽培茯??产量高一些。;茯苓菌种的培养 1、母种 组织分离培养法 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或升汞消毒后,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 培养基斜面上,保温培养。 注意:菌核是贮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物质,只含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取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出菌种。 PDA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简称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它属于固体、半合成培养基。PDA培养基的配方:土豆粉 200g、葡萄糖 20g、琼脂 15~20g、水 1000mL、pH值自然。;2、原种培养 原种培养基一般采用棉籽壳、木屑(松木)、草类等。 瓶装或袋装的原种培养基灭菌后,送入灭过菌的接种箱内,待瓶中的培养基冷至30℃以下,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菌种瓶(袋)放入培养室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杂菌污染,立即取出。培养成的原种,菌丝体必须健壮有力,紧贴瓶壁而不干缩,颜色纯正,具有一定清香味,生活力强,扩制成栽培种时吃料快。;3、栽培种 栽培种就是将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成三级种,它和原种的接种及培养相同。 栽培种要求料块不脱水干缩。菌丝体健壮有力、颜色纯正,有清香味,无老化现象,无杂菌污染,有的种许可有少量原基,接入栽培料后,发菌快,长势好,生活力强。 原种在接栽培种时,原种瓶口的一层菌丝体应挖去不用。;茯苓栽培 一、菌材准备 1、砍树 砍树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砍树备料,但以松树在老叶枯黄,新叶萌发期为好,也就是每年阴历9~12月份为最佳时期。特别应注意的是,打春后一般不能备料,因为打春后水分上树,砍伐的树木接种后容易脱皮,不适宜栽培茯苓。;2、截断、削皮留筋 将砍伐的松树干锯成40cm左右的段木,然后再根据树木的大小开始削皮留筋。 树大的削6处左右,树小的削4处左右。纵向削去3cm宽的皮,见白均可,削皮对削,留皮对留。留皮宽度不得少于2cm。削皮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段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木质部分和皮质部分抱合紧密,不易脱落,留皮的目的是等到接种以后能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 将削皮留筋后的段木堆码在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用砖头或石头将段木垫高30cm左右,堆成“井”字形,堆高1.5m左右。 料堆顶上用塑料布或者编织袋盖好,千万不能让雨水淋湿段木,更不能让段木生霉,以免茯苓减产或传染病菌。堆码的目的是使段木风干,以防腐烂和虫蛀。 一个月要翻堆一次,一般3~4个月的时候木料就能到达5~

文档评论(0)

ster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