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地貌 空间差异 时间演变 千姿百态 “桑落洲”唐·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① ② 丁 ④ 甲 乙 丙 长江 长江 长江 长江 ③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以长江为例 中国地形图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活动1:感知长江,温故知新 中国地形图 宜昌 湖口 中国地形图 宜昌 湖口 河流不同河段的落差、流速等河流特征有何差异? 中国地形图 宜昌 湖口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如:地势起伏 流速快慢 外力塑造 侵蚀、搬运、堆积 1、河流侵蚀地貌 小实验 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 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下蚀 侧蚀 溯源侵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按照水流侵蚀河谷的方向划分,可以将侵蚀分为三种类型。 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1983年央视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用镜头从源头到入海口,详细记录下了长江以及沿线的面貌。在上游的虎跳峡,摄制组为虎跳峡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 活动2:观长江,说长江 下蚀—“V”型峡谷,窄而深 ?侵蚀 澜沧江上游的V型峡谷 科罗拉多河流的V型峡谷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的推算,从公元527年之813年,壶口瀑布每年后退5.1米;公元813年至现代,每年后退3.3米,如果崩塌之势不能止歇,若干年后壶口瀑布必将荡然无存。——星球研究所撰文 ?侵蚀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 虎跳峡 在话说长江第十三回《荆江览古》解说到:李白青年时代,西出 夔门辞亲远游,当他随一叶扁舟由蜀如楚时,曾经这样写道“渡远 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显然啊,长江 的景色之大变了。中游荆江河段跟上游虎跳峡河段有什么区别? ?侵蚀 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全长423公里的长江流经地段,正是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自古就称之为荆江了。 中游荆江段曲流风光 曲流两岸差异显著 B A 思考: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为什么? 河流的凹岸与凸岸 凹岸 凸岸 凹 凸 凹 凸 思考: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为什么? B A 凹岸 凸岸 A处河流以侵蚀为主,应该加固A岸; VB 〈 VA B A B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中游出现了连续河湾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 1.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随堂练习 2、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 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 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 图右照片)。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 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桥梁修建在河流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流的 冲刷剧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缓,对桥的冲刷作用较弱。 话说长江最后一回《走向大海》介绍到:南宋文天祥写到“一叶飘摇扬子江,白云尽出是苏洋”,所谓苏洋就是指的长江口的江面。七百年过去了,长江口还是这样的水天一色,烟波浩渺; 河流发育 初期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发育 中期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河流发育 后期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总结归纳:(提示:从侵蚀的类型和河谷形态进行总结) 下切侵蚀、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河谷呈V型 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拓宽,呈现U型;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 河谷进一步拓宽,成槽型; 宜昌 湖口 思考:被流失侵蚀掉的泥沙去哪儿了? 活动3:探究三种堆积地貌成因以及分布 冲积扇—形成原因 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携带大量砾石、泥沙。 ① 河流流出山区,地势变平坦,河流流速 减慢,砾石、泥沙堆积。 ② 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扇 冲积扇——分布 山前地带(出山口、山麓地带等) 思考:沉积物颗粒大小在A、B两处有区别吗?为什么? A B 2、河流堆积地貌——河漫滩 河漫滩——形成条件以及分布 凸岸堆积; ① 河流游明显的洪水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