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建规解读.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解读 明源地产研究院 刘芳 导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即将执行,由于新版变动较大,设计师们必须重点关注,以免影响项目图纸通过效率和报建进度。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即将在 2015 年 5 月 1 日执行。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新版的变动较大, 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注意了! 至于新版到底进行了哪些变化和调整?明源君为粉丝进行了详细整理: 一、增加了两个章节,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新版《建规》合并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同时,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并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不仅如此,新《建规》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还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并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 — 欢迎下载 PAGE 欢迎下载 PAGE 2 二、外保温系统的 5 个关注点 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 注释:A 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不会导致火焰蔓延, 因此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尽量选用A 级保温材料。 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 级的保温材料时, 除采用B1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4 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 27 米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 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0.5 小时。 在保温系统中每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300 毫米且燃烧性能为A 级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 毫米,其它层不应小于 5 毫米。 三、独设的“灭火救援设施”专章,补充了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供消防人员救援进入的窗口等内容 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 台,并对消防电梯的技术指标等提出要求; 补充的灭火救援设施内容: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 4 米; 建筑高度不大于50 米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和场地的总长度要符合规范规定。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 米的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20 米和 10 米,其他高层建筑,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 米和 10 米。 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其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 米, 间距不宜大于 20 米,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个,窗口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规定了消防设施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应设置在相对安全的位置或采取防护措施,户外广告牌不应遮挡外窗,不应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四、超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更强调“自救”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的高层建筑,将楼板耐火极限从 1.5 小时提高到 2 小时,并规定防火间距不能因采取了防火措施而减少; 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的防火要求,如,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 米,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 米; — — 欢迎下载 PAGE 欢迎下载 PAGE 9 规定了建筑高度大于100 米的建筑在设置消火栓的基础上应增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建筑中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其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 0.5 小时提高到 1.5 小时。 五、重新确定了住宅建筑分类方法,并提出更高的防火要求 将住宅建筑由原来按层数划分高层,改为按高度划分, 超过 27 米为高层住宅建筑。其中,超过54 米为一类高层建筑,不超过54 米的为二类高层建筑; 将高层建筑中住宅与非住宅之间的楼板耐火极限从 1.5 小时提高到 2 小时;规定超过 100 米的住宅建筑设置避难层,超过 54 米的住宅建筑 — — 欢迎下载 PAGE 欢迎下载 PAGE 10 内设置一间安全条件更高的房间; 对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剪刀楼梯间及其前室的设置、住宅户门可以开向前室的数量及防火等级提出了要求; 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和户内如何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出了规定等。 六、补充了利用有顶商业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