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10-2022基于活化的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规程.docx

DB42T 1910-2022基于活化的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CCS B 10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910—2022 基于活化的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 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remediation of arsenic contaminated soil by soil activator and Pteris vittata L. 2022 - 08 - 31 发布 2022 - 10 - 31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蜈蚣草栽植 1 5 土壤砷活化剂母液配制 3 6 土壤砷活化剂施用 3 7 修复效果评估 3 附录 A(规范性) 土壤砷活化剂母液的原材料及质量要求 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普瑞丰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和湖 北农谷畅响土壤修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廖水姣、涂书新、杨良哲、刘云、蔡海翔。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 027, 邮箱: 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联系电话邮 箱: liaosj@。 基于活化的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施用土壤砷活化剂提升蜈蚣草吸收效果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蜈蚣草栽植、土 壤砷活化剂配制、施用及修复效果评估等内容。 本文件规定的技术适用于砷污染耕地土壤(pH 5.5~8.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34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GB/T 15963 十二烷基硫酸钠 GB/T 22105.2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NY 1110 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土壤砷活化剂 soil arsenic activator 是指施用于土壤, 能使土壤中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结合态砷和残渣态砷转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水溶 态砷和可交换态砷的材料。 3.2 蜈蚣草 Pteris vittata L. 属陆生蕨类,多年生植物,根状茎直立, 短而粗健,30 cm~120 cm,广泛分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 对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 常作为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首选。 4 蜈蚣草栽植 4. 1 育苗 4.1.1 蜈蚣草宜在四月份中下旬,采用基质育苗。 4.1.2 育苗基质由泥炭土和椰砖组成, 按照泥炭土和腐熟的棷壳料的体积比 3:1 至 1:3 的比例混合, 用氢氧化钙调土壤酸碱度控制在 pH 6~8。 4.1.3 将育苗基质轻压装入育苗盘,育苗盘孔穴直径宜在 2 cm~8 cm。 4.1.4 将蜈蚣草孢子均匀撒在育苗盘基质表面, 孢子的播种密度宜为 10 个/孔穴~20 个/孔穴。 4.1.5 育苗温度宜为 25 ℃~30 ℃。定期向育苗基质表面进行雾状喷水, 育苗湿度以基质含水量 60%~ 80%为宜。 4.1.6 蜈蚣草苗高为 2 cm~5 cm 时,开始人工间苗, 每个孔穴宜留足 2 株幼苗。 4.2 移栽 4.2.1 幼苗移栽前整地,整地深度 30 cm~40 cm,整平后起高畦。 4.2.2 宜在 4 月份,气温超过 16 ℃时移栽,移栽时蜈蚣草苗株高宜在 20 cm左右。宜在阴天或傍晚移 栽。 4.2.3 应选用健硕不带病蜈蚣草苗移栽。 4.2.4 移栽种植密度为株距 30 cm,行距 50 cm。 4.2.5 宜穴栽,深度为 15 cm~25 cm,栽种后培土压实。 4.2.6 移栽后连续 3 天浇定根水,使根部与土壤尽量融合,提高移栽成活率。 4.3 田间管理 4.3.1 水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