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pdf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 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 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 望着皇帝临幸。 2.【2016 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既窈窕以寻壑,____________。(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 《登岳阳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苏轼 《定风波》) 1.【2017 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饮酒·其五》中陶渊明虽然 “____________”,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他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 “____________”啊。 (2)李商隐 《锦瑟》中最后表达出诗人的惆怅苦痛,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苏轼 《赤壁赋》中侧写箫声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 届福建龙岩五校 “上杭、武平、漳平、长汀、永安一中”高三上半期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在 《琵琶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 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2)《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 《阿房宫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讽刺秦王朝任意搜刮,一分一厘 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3.【2017 届福建漳州一中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在 《赤壁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江面上的 惬意。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用 “五丁开山”的故事,极言蜀道开通之艰难。 (3)陆游 《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并由此发生的与村民 无间相处的渴望。 4.【2017 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郦道元 《三峡》) - 1 -/11 (2 )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5 )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6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8 )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 分)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 ① 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 而为者,是故用财不 ② 费,民德 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7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