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叶桂吴瑭.pptx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有性;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清初江苏震泽人。 (江苏吴县) 生卒年代公元1582~1652 著作:《瘟疫论》 (1642)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学术思想;2、 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散发性;3、杂气致病有特异性、偏中性;学术思想; 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导邪而去,邪尽方愈。 “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感,入于膜原,伏而未发,不知不觉。已发之后,渐加发 热,脉洪而数,此众所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多有 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1、但表不里;3、但里不表;6、表里分传再分传; 表胜于里,“表证多而里证少,当治其表,里证兼之” ; 里胜于表,“里证多而表证少者,但治其里,表证自愈”。;8、先表后里;(三)疫后养阴不宜温补; “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 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芪、白术。得之 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 后必变生异证。” “凡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营汤。” “素多火而阴亏,宜清燥养营汤。” “表有余热,宜柴胡养营汤”。 “里证未尽,宜承气养营汤”。;“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营汤”。 清燥养营汤药用知母、天花粉、当归身、白芍、地黄汁、陈皮、甘草、灯心。 其余诸汤以清燥养营汤随证加减,意在滋阴为主,兼以祛邪。 三甲散:鳖甲、龟甲、川山甲、蝉蜕、僵蚕、牡蛎、蛰虫、白芍、当归、甘草。; “愈后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证”者,吴氏认为“此足三阴不足,以致大肠虚燥,此不可攻,饮食渐加,津液流通,自能润下也……甚则宜六成汤。” 药用当归、白芍、地黄、天门冬、肉苁蓉、麦门冬,滋阴养血润下,体现了吴氏对于 温疫病后期注重养阴调理的思想。; 吴又可对温病的治疗禁忌也有发挥,他指出:“温疫心下胀满,邪在里也。若纯用 青皮、枳实、槟榔诸香燥破气之品,冀其 宽胀,此大谬也……若纯用破气之品,津 液愈耗,热结愈固,滞气无门而出,疫毒 无路而泄,乃望其宽胸利???,惑之甚矣。”反对用香燥破气之品如青皮、枳实、槟榔 辈,主张酌情以大小承气汤逐邪拔毒,才 能“邪结并去,胀满顿除。; ”认为大小承气汤逐邪拔毒的机理“皆藉大黄之力。大黄本非破气药,以其润而最降, 故能逐邪拔毒,破结导滞”。急用大小承气,逐邪拔毒,泻火存阴,其意为保阴救阴明矣。 吴氏对温病“最易伤阴”,治在“保阴养阴救阴”的认识和治疗虽未形成系统理论,但 其承前启后,发展了《伤寒论》的外感病治 疗学思想和方法,对后世温病学大家叶天士、吴鞠通治疗温病的滋阴学说起到重要的启示 作用。;治疗特点;医案举例;医案举例;(三)温疫与伤寒鉴别;小 结;叶桂;叶天士临证相当谨慎,他临死前对 子孙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 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卫气营血辨证法;1、邪侵入卫: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苔薄白,脉浮数 在卫汗之可也 。 2、邪传气分:大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饮冷、汗出、舌苔黄燥,脉数有力。;3、邪入营分:心包 邪在卫分而逆传心包 传入途径 邪在气分不解渐次入血分 治疗 清营凉血,养阴生津初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4、邪入血分:;二 温病诊断学贡献;三 杂病贡献;1.甘药培中:“理阳气,当推建中,顾津液,须投复脉”。 伤阳:补中益气、建中、四君、异功散 伤阴:麦门冬汤、复脉汤、当归建中汤 特点:甘药补中、柔润滋养,继承缪仲淳用药精髓,甘温甘寒柔润滋养。;2.血肉填精:;症状;3.中下兼顾;平补足三阴法: 赵,虚不肯复谓之损,纳食不充肌肤,卧眠不能着左,遇节令痰必带血,脉左细,右劲数。是从肝肾精血之伤,延及气分。 倘能节劳安逸,仅堪带病永年,损症五六 年,无攻病之理,脏属阴,议平补足三阴 法。 人参 山药 熟地 天冬 五味 女贞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二)久病入络论;用药特点 辛润通络:桃仁、归尾、归须、新绛、旋复花、苏木、蒲黄、充蔚、柏子仁、青葱等 络以辛为治:走串发散,宣通气机川楝、香附、陈皮、木香、枳实 虫蚁搜剔:蜣螂、蛰虫、全蝎、蜂房、地龙;(三)创立胃阴学说; 华岫云:“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 华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华岫云:“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病种:温病、咳嗽、肺痿、血证泄泻、呕 吐、虚损、不食、便秘等。治疗:甘平甘凉柔润以养胃阴。 方药:沙参、麦冬、石斛、扁豆、山药、粳米、甘草等。 补充了东垣祥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

文档评论(0)

150****8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