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目 录;;;多种消毒剂,清洁剂和固定剂 频繁接触化疗药物 频繁接触多种抗生素 频繁接触多种毒性垃圾 频繁接触多种废气,污染气体?;物理原因;生物原因不但危害护士的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常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及分泌物 经常接触多种感染患者;摆放体位,搬运患者 搬运手术器械 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原因:手术量大,急诊手术造成的紧张状态 职业倦怠,自我防护意识单薄,饮食不规律 社会原因:医疗纠纷,护患冲突,行为和语言伤 害,工作待遇低;手术室常见职业暴露;血源性职业暴露(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属于生物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有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含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可能 血源性职业暴露必须具有两个要素: 1、要有接触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 2、要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暴露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6、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塑料薄膜手套完全不能保护自己,而且还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7、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充分的光线,并尤其注意预防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原则预防实施——个人防护装置(PPE);特殊防护;手术室常见的引起化学损伤制剂 ;常见化学消毒剂防护措施 甲醛:病理室加强通风设备,安装排风扇;使用可封口的标本袋,预防福尔马林散发,及时送检标本 环氧乙烷: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灭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经常检验空气中浓度<1:1000。灭菌器的抽气管道应高过屋顶;一次性物品灭菌后应放置一周,手术器械灭菌后应后16H方可使用遇有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痒及咽部不适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清水冲洗体表,请专业人员检测,维修;手术室废气的防护; ;;人体组织对射线敏感性;??血系统对放射线最为敏感,早期有骨髓变化,是早期发觉放射性损伤的最客观指标 X线辐射能对胎儿造成严重畸形,胎儿宫内有害效应可分为致死效应、致畸效应、致严重智力低下和致癌 辐射强度排序: DSA>CT>X线透视>X射片;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的放射防护 术中佩戴个人计量仪、应用粒子植入枪和正确使用屏蔽防护物品。手术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手术中所受辐射剂量,又能防止医疗辐射事故的发生。无屏蔽情况下,距离粒子源1m时,可确保辐射安全,故参加手术不能离开手术间的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距离手术野至少1m。同步控制人员出入,与手术无关者禁止入内;;体力操作造成损伤的防范措施; 心理健康的防护 合理安排巡回和上台次数,以缓解疲劳与紧张心理,平时注重营养,吃好早餐;劳逸结合,确保充分的睡眠,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熟悉手术类别及手术医生的习惯,充分准备用物,降低来回跑动次数 丰富业余生活,闲暇时间多参加强身健体的活动;1.局部处理;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