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50 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推荐收藏) 2016-07-01 19:40 50 种常见病的穴敷疗法作者/李今庸 感冒 处方:白芥子、薄荷各适量,鸡蛋两个; 穴位:神阙、大椎、涌泉; 方法:将白芥子、薄荷研细,取鸡蛋清调药,敷贴神阙、大椎及涌泉穴。此治风寒感冒。 处方:淡豆豉 30g,连翘 15g,薄荷 9g,葱白适量; 穴位:风池、大椎; 方法:将前三味药混合研细过筛,用药 20g,加入葱白适量,捣融如膏,敷贴风池、大椎穴,再以冷水滴药膏上,覆以纱布。此治风热感冒。 咳嗽 处方:瓜蒌大者 1 枚,贝母 50g,青黛 15g,蜂蜜 120g; 穴位:肺俞、大杼、后溪; 方法:先将贝母、青黛混合碾为细末,再放连籽、皮的瓜蒌捣融,放蜂蜜入锅内加热,炼去浮沫,入以上三味药,调和如膏状,分别摊贴在肺俞、大杼和后溪穴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 1 次。此用于干咳、久咳、热咳等证。 处方:白芥子 18g,吴茱萸 18g,麻黄 6g,白凤仙花全草 1 株; 穴位:肺俞、膻中、涌泉; 方法:前三味药研细末,凤仙花捣融,用酒共调匀,敷贴在肺俞、膻中、涌泉穴处,外用纱布扎紧及胶布固定。此用于寒咳。 哮喘 处方:老姜 9g,麻黄 4.5g; 穴位:膏肓、大杼; 方法:二味煎取浓汁,再用浓汁熬膏,将药膏摊在狗皮膏上,敷贴背部膏肓、大杼穴。 处方:白矾 30g,面粉、醋各适量; 穴位:足心; 方法:将上三味和匀做成小饼状,敷贴患者两足心,布包一昼夜。处方:白芥子 45g,半夏 9g,轻粉 6g; 穴位:天突、肺俞; 方法:三味药共研细末,取少量,用蜂蜜调敷天突、肺俞穴。 中暑 处方:鹅不食草适量;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晒干,研为细末,装入磁瓶内,用蜡封口备用。每用时,取药末约 0.5g,放入鼻孔中。此治感冒暑湿证。 处方:田螺 3 枚,青盐 1g; 穴位:脐下; 方法:田螺捣烂,入青盐,摊成膏,敷于脐下 1 寸处。此治暑证二便不通。 呕吐 处方:白矾、面粉各适量; 穴位:涌泉; 方法:白矾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敷贴于涌泉穴。此治热性呕吐。 处方:吴茱萸(炒)30g,生姜 1 块,香葱 10 余根; 穴位:脐腹; 方法:上三味,共捣成饼,蒸热敷贴在脐腹处。此治寒性呕吐。 呃逆 处方:皂角末 1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用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鼻孔中,得嚏即止。此治突呃不止证。处方:姜汁、蜂蜜各等量,丁香 10g; 穴位:中脘、阴都; 方法:上三味,共捣如膏,取之敷于中脘、阴都穴。1 日换药 1 次。此治久呃不止证。 泄泻 处方:丁香 2g,肉桂 1g; 穴位:神阙; 方法:上二味,共研为细末,以水调和,做成黄豆大药丸,放在肚脐神阙穴上, 外贴普通膏药固定。 便秘 处方:大黄末 10g,芒硝 40g; 穴位:脐部; 方法:上二味,用适量黄酒调和,涂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熨 10 分钟左右。 处方:白矾末 20g; 穴位:脐部周围; 方法:上一味,先做一纸捻,围在脐周,将白矾末放于其中,用冷水慢慢淋湿白矾末。 处方:葱白(连须)10g,生姜 10g,淡豆豉 10g,食盐 5g; 穴位:脐部; 方法:上四味,共捣烂如泥,制成饼状,烤热,趁热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眩晕 处方:嫩茶叶 60g; 穴位:鼻孔; 方法:上一味,研为极细末。每用时,以一纸筒取少许药末,放入鼻孔中。1 日数次。 失眠健忘 处方:吴茱萸 9g,米醋适量; 穴位:涌泉; 方法:吴茱萸捣烂,用米醋调成糊状,敷贴双足涌泉穴,24 小时后取下。处方:酸枣仁适量; 穴位:耳穴神门、皮质下、心、肾、脑点; 方法:用开水将酸枣仁浸泡去外皮,分成两半,以酸枣平面贴在直径约 10mm 的圆形胶布中心备用。选耳穴,每次 1-2 个,将药贴压于穴上,并按揉 1-2 分钟, 每日数次按揉。3-5 日换药一次,4 次为 1 疗程。 汗证 处方:何首乌适量; 穴位:神阙; 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水调成膏状,贴敷神阙穴,用纱布固定。此用于自汗证。处方:五倍子(蜜炙)、枯矾各等份,乳汁适量; 穴位:肾俞; 方法:上二味药混合研细末,过筛,加入乳汁调和成膏,取 10-15g 药膏,敷于肾俞穴,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1 日换药 1 次。此用于盗汗证。 吐衄 处方:大蒜 2 个; 穴位:足心; 方法:大蒜 2 个,捣为泥,敷贴双足心,4 小时敷 1 次,连续敷贴。此治吐血。处方:白及 15g; 穴位:印堂; 方法:上一味,研为细末,用冷水调和,涂敷两眉之间印堂穴,以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此治鼻衄证。注意:治疗期间忌喝酒。 水肿 处方:针砂、猪苓、生地龙各 9g,甘遂 10g; 穴位:脐部; 方法:上四味,先将针砂加食醋煮数沸,取出炒干,再同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