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docx

7.2 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课标要求】 1.从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2.就业维权的原因。 3.就业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3.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教学重点】 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就业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明明白白工作 1.劳动者的权利 (1)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①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②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 相关链接 (1)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劳动法规定: ①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③不得克扣和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休息休假的权利 ①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注意: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②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1-10年,年休假5天;10-20年,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 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全体成员举办的各种公共服务及为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等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社会福利分为公共福利、特殊群体福利和职业福利。 相关链接 (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2)对少数单位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缴纳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 (5)其他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典例解析】 1.“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近日,一些新冠肺炎康复者求职时遭遇歧视,引发关注和热议。对于给新冠康复者贴上特定标签、加以区别对待的情况,2022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起严肃处理一起”,这为广大新冠康复者求职吃了一颗“定心丸”。由此可见(???) ①就业歧视侵犯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区别对待”损害了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企业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对新冠康复者的区别对待,是企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 ④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请诉讼 A.①② B.①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