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作业.docx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作业.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分析,阐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生命观念) 2.结合实例,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化在保护濒危物种、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的应用。(社会责任) 学霸记忆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 2.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 3.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存在密切关系,如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相互竞争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4.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 5.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6.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材梳理 1.非生物因素 (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阳光、温度、水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①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_郁闭度__,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②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主要受气温_升高__的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受气温_降低__的影响。 ③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_死亡率__升高;动物缺水可导致_个体__的死亡,气候干旱会使东亚飞蝗呈_爆发式__增长。 (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综合性__的。 2.生物因素 (1)内部因素——_种内竞争__ 。 (2)外部因素 ①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_捕食__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_为食__,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②相互竞争关系:不同植物竞争_阳光和养分__,不同动物竞争_食物__和生存空间,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 ③寄生关系:宿主被寄生生物寄生,影响种群的_出生率和死亡率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3.制约因素的类型 根据其作用强度是否与种群密度相关,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两种。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属于_密度制约因素__,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属于_非密度制约因素__。 判断正误 1.寒温带多数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东亚飞蝗的爆发等都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 2.只有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非生物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 ) 核心探讨 一、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根据教材P13~14“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提示:阳光。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提示: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 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提示:除了光照条件外,还受温度、水、风、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根据教材P14~15“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提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 2.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请用“↑”和“↓”来完善下表。 条件 对于猞猁 猞猁种群出生率 猞猁种群死亡率 雪兔↑ 食物充足 _↑__ _↓__ 雪兔↓ 食物缺乏 _↓__ _↑__ 3.请据图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提示: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4.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其他因素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有。还有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 核心归纳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典题应用 1.(2023·广东卷)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C )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解析: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就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它们死亡前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所以C正确,A、B、D错误。 2.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郁闭度 0 0.2 0.4 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