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pdf

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年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在经历了一年的刻苦努力之后,2011 年 1 月 16 日上午全国硕士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 已经考试结束。三人行教育全体同仁对所有参加考试学生表示慰问和恭贺。你们经历了一 年的努力和拼搏,这其中艰辛我们一起见证和走过。你们用自己的信心和恒心坚持到了最 后,你们就是胜利者,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此,我们结合 2011 年的真题在第一时间给出一份可供大家参考的答案,希望广大 考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同时对 2012 年的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辨析题 46、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简析:此观点是正确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政治和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 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的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 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间接的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 : 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它各学科教学 ;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劳动与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 ;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家庭 教育和社会教育等。 由此可见,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 ,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中。因此, 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4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荀子的师生关系观是不惟师。 简析:此观点是不对的。荀子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 位。他认为,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人无师无法 而知,则必为盗;……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有无“师法”,对人会有如此截然不 同的结果,师法是使礼仪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学习与教育就没有比跟从师长更有效、 更方便的办法了。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荀子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 云亦云”,甚至认为,背叛教师,不依师法言行者,人人都应当唾弃它。 “青出于蓝”又作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苟子•劝学》篇。这是荀子用青与蓝 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 ,坚持不懈地努力 ,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但他主张的师生关系不是不惟师。题中所属观点是不对的。 48、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没有实质区别。 简析: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CS ),单 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某些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反应。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过 程中,中性刺激伴随着无条件刺激一起作用于有机体 ,无条件刺激导致无条件反射 ,经过 多次重复 ,该中性刺激单独呈现就可以引发该反射 ,从而形成条件发射。 而对于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它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自发做出 的随意反应。操作性行为并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 ,而是由其结果控制。在斯金纳的经典实 验中,白鼠把强化 (食物)与操作性反应联系起来 ,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 由此可见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差别的,前者是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 激,引发条件反射,后者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被强化。所以,认为经典条件反射 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没有实质区别的说法是片面的。 简答题 49、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简析:教学设计,一般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 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教学设计 确立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社会依据、人的依据和教学自身的依据。 社会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原则的确立有很大 影响。如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都是直接反映了这一要求。 人的依据。教学原则的确立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因材施教原则正是基于学 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而确立的。 教学自身的依据。教学原则的确立更多地受教育教学自身规律、目的的制约 ,是教学 规律的反应,也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如启发性原则。 50、简述中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力的规定。 简析: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享有 1993 年颁布实施的 《教师法》 的保护。《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和实验;2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