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隋书·刘炫传》记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官府征召),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细微)之迹,皆属考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①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废除了士族门阀特权?? ③官吏任用机制变化???④导致了地方权力膨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 B.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纠察内外百官 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 3.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多处谈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对其惩罚可以“身及于死”。上述记载表明秦朝(???) A.德治与法治之争激烈 B.重视约束官员行为 C.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 D.注重改良社会风俗 4.在汉代,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将记载本地生产、税收、户口、刑狱等情况的计簿由上计吏携到京师上计,备受查询。郡国上计吏常驻首都,参加朝会及其他大典,了解朝廷的指示,同时备询政俗,向中央反映郡国的情况。这说明汉代(????) A.郡国长官行政权力削弱 B.朝廷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C.监察巡视制度日益完善 D.官员考核程序逐渐规范 5.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 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 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6.有学者认为,隋唐之后,土就不是地主阶级贵族,而只是“四民之首”,也就说,隋唐之后,中国只有士而没有士族。这主要是因为(???) A.士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B.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C.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D.世卿世禄制日益没落 7.《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十一月,(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以“孝”为仕进门径的察举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 A.推动了儒家伦理的政治化 B.实践了德才兼备的选官原则 C.削弱了汉代诸侯王的势力 D.打破了门阀士族的政权垄断 8.唐以前的谏官均为宰相的属员,而宋代台谏官由宰相任免变为皇帝“亲擢”。宋代法律明文规 定“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曾所荐者,皆不与选”。这表明宋朝(????)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 C.中枢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9.《睡虎地秦墓竹简·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和尉时,若有不应任用就行使职权,或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时,“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为补之,毋须时”。这些规定(???) A.体现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10.魏晋时期,“清”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南北朝时期,“清简”“清淡”“清远”这些概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评论。据统计,“清”字在《文赋》中使用7次,在《文心雕龙》中使用48次,在《诗品》中使用17次。据此可知当时(???) A.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B.民族交融不断深入发展 C.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形式 D.选官观念影响人们审美 11.汉武帝规定,在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垂、尉,均不用本郡国人。东汉桓帝时颁布“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之人,不得交互为官。这些规定(????) A.瓦解了宗法血缘体系 B.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2.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②鳌) A.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B.艺术作品带有迷信色彩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13.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由此可知,宋朝的通判(????) A.独掌地方行政权 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兼管行政与监察 D.消除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14.下表反映了宋初科举制的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 统治者 主张 宋太祖 “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