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对比阅读课件.pptx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对比阅读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看图识人杜甫李白 补充材料:知人论诗 李白的经历李白15岁。已有诗赋多首,好剑术,喜任侠。李白25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35岁。李白西游,趁玄宗狩猎时,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赏识。李白还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贺知章称他为谪仙。 李白44岁。在东都洛阳遇到蹭蹬的杜甫。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次年,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55岁,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 李白58岁。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是年杜甫四十七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李白62岁,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杜甫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三十五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这个时期写下《望岳》二、困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四十五至四十八岁,陷贼和为官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西南飘泊时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唐诗史上的两座高峰: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李白是侠, 杜甫是儒。 李白近道, 杜甫近佛。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学习任务一:朗读两首诗,识大意学习任务一:朗读两首诗,识大意1、解读两诗题目《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中游天姥山的情景 2.吟,乐府旧题,歌行体,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3.赠别诗 4.游仙诗(专以描写神仙或求仙为题材的诗,《楚辞》是其鼻祖。)内容有两类:①追求生命永恒 ②精神自由1. “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弊,不外乎登高望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 ----钱钟书2.“壮词”或“闲适之词”---“登清台以荡志”“悲音”-----“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3.寄情山水、登高遣怀----道家思想 抒写愁苦、排遣郁闷----儒家思想 2.朗读两首诗,掌握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

文档评论(0)

断桥伊人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断桥伊人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