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练一练 1、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成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动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2、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下列属于春秋时期商业发展表现的是(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C、海外贸易兴盛 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3、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恒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务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 )A、周天子注重节俭 B、周王室衰微 C、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D、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4、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展开激烈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①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②维护周天子的利益 ③争当霸主,号令天下 ④维护分封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用哪个词形容最为恰当( )A、争霸 B、伐虐 C、分封 D、变法BBBCA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思考: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相比,战国时的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从春秋争霸战争,转变成了战国兼并战争。 时期战争目的战争特点称霸方式历史影响春秋争当霸主时间短(一天左右),规模小(军队数量较少),次数少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战国兼并统一时间长(几个月),规模大(几十万大军),战争频繁、残酷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全国战国的兼并战争,特别是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战国七雄时局变化战争特点战争结果1、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燕齐赵楚秦韩魏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著名战役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战 国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 赵齐魏 韩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诱敌齐国强大起来赵国得救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商鞅变法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商 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 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 秦国推广开了。 商鞅变法背景目的时间支持者内容作用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1、确立县制 2、废除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 4、严明法度经济上:1、废除井田制 2、鼓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1、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 最强盛的诸侯国; 2、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秦国变法舌战图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秦孝公改革派旧贵族商鞅 有人说:商鞅死了,因此商鞅变法失败了,你怎么看这个观点?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生产力发展。 启示:改革应顺应潮流,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人物时间李冰公元前256年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构成渠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