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pptx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讲解人:一声叹息WS/T 826—2023 目录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1234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5 目录患者识别和管理环境及物品管理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暴发的应急处理6789 1、范 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要求,包括管理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患者识别和管理、环境及物品管理、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暴发的应急处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5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24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卫医政发〔2009〕73号 3、术语和定义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3、术语和定义肠杆菌目细菌(Enterobacterales),为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注:肠杆菌目细菌包括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布杰约维采菌科(Budviciaceae)、欧文菌科(Erwiniaceae)、摩根菌科(Morganellaceae)、 哈夫尼菌科(Hafniaceae)、 溶果胶菌科(Pectobacteriaceae) 和耶尔森菌科(Yersiniaceae)。 临床感染中以肠杆菌科为主,常见的菌种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 freundii) 等 。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等任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或是产生耐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也包括对亚胺培南天然不敏感菌,而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任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摩根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等摩根菌科细菌。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Enterobacterales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3、术语和定义患者的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生殖道等部位有细菌等微生物生长但尚未引起相关感染临床表现的现象。对没有相关感染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筛查,或对患者感染部位之外的其他部位进行筛查,以发现其是否携带有目标微生物。用于预防或减少病原体经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传播而采取的一组措施。定 植主动筛查接触预防colonizationactive screeningcontact precaution对有特定病原微生物定植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去除其定植的病原体。去定植decolonization两张病床间任何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床间距distance between patient beds 4、管理要求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4、隔离的管理要求1.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多部门/科室的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科室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本机构内防控的指导与管理。2.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监测、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总结、分析、报告与反馈。3.医疗卫生机构应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医院感染率作为反映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以推动各部门/科室落实防控职责。4.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每季度在机构内发布本机构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情况。 5、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 5、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1.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医务、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信息、药学、临床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呼吸病学、重症医学等多部门/科室成员组成的抗菌药物管理团队;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2.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和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工作。4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