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记忆景观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郊记忆景观分析与发展策略 摘要:东郊记忆是以红光电子管厂旧工业厂房原址为依托,传承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传统文化,将场地赋予艺术文化,外观上仍以工业为其景观风格,将时尚与工业的理念的相碰撞,构成了一个成都东区的音乐产业旅游区,在规划上,东郊记忆不仅成为了成都老工业区的记忆,在设计上,赋予了场地艺术符号,将时尚文化赋予到工业主题中,东郊记忆成为了成都时尚的标志。 关键词:东郊记忆;后工业;景观设施 1区位分析 1.1地理区位 东郊记忆原名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东郊记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建设路南支路,公园占地面积约2.05ha[3],公园内建筑面积约19万km2。东郊记忆原址本为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是在其旧址上改建而成为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AAA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园区[3],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2]。 1.2自然环境概况 东郊记忆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为500m,年平均气温16C,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雨水集中于7,8两个月,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风向为静风。区位地貌类型为平原地,土壤类型为黄壤土[2]。 1.3东郊记忆发展历程 东郊记忆为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随着2002年市委市政府对东调工程的启动,将原红光电子厂搬迁至成都市郊区县城。2009年,政府对成都市的创意产业进行调整,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文化创意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全面将文化创意做为成都东区的主导方向,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就在这个大背景下成立,并且在成立之处就确定了以音乐产业为其主导产业,将音乐产业大力发展,在原有工业建筑基础上,与音乐产业结合,形成其核心竞争力[3],在规划上,保留了中国上世纪建筑的特色,并赋予新世纪新时尚的符号,将原有工厂厂房改建为商用建筑,并对园区内部分单体建筑进行专项设计,构建了以东郊记忆发展历史为脉络的历史回忆功能区。 2景观分析 2.1景点资源 2.1.1东郊记忆馆。东郊记忆馆以东郊记忆发展历史为脉络,使用历史实物展列、艺术品展示、科技互动全面再现了成都东区的历史发展历程,展馆总面积约1300m2,将东郊记忆公园历史分为6个展区进行展示,分别为:序厅、东郊起源厅、东郊盛景区、激情生产区、时代科技区与激情岁月区。 2.1.2星光墙。星光墙的创意将园区的艺术氛围渲染的更加浓厚,它的设计创意是将众多明星与到东郊记忆到访的名人的手印组成一面手印墙,手印墙创意突出了园区主题产业导向。 2.1.3火车头广场。火车头广场原址为用于运输材料的物流站台,广场内陈列着四川境内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和两节绿皮车厢 2.2园区空间布局 2.2.1艺术空间。艺术空间位于园区中心核心区域,集演艺中心、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创意音乐园区为集合的大型演艺空间。园区在材料的使用上,使用工业废料建成,将小规模单个的演出空间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原本严肃、内涵的古典式音乐更加的接地气,融入游赏者的游赏活动中,呈现给大众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2.2.2餐饮空间。区域空间位于园区北部组团区,在规划上将当地有特色的地方小吃集中于一体,在标语上融合了民间俗语,既能使游人享受成都美食,又能感受成都文化的魅力。在该区域的景观营造上,为体现整个空间的后工业特色,着重使用废弃钢管材料及改建原有工业设施。 2.2.3休闲空间。区域空间位于园区南部,涵盖了星工厂、电影院、酒吧一条街。在整个空间结构规划上为带状空间形式,功能以音乐制作、文化休闲为核心。成为园区内举办大型娱乐节目的场所。 2.3文化艺术元素 东郊记忆在原有粗犷的军工厂老厂区废弃厂房与钢管材料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时尚的文化符号,以数字音乐产业消费〃和原创音乐产业消费〃为特色,园内规划有商务办公、演艺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乐、主题酒店和文化餐饮等多种功能区,音乐、美术、摄影、戏剧等文化元素与工业文化在东郊记忆完美的融为一体[5]。在设计上,采用保留原有场地,并对场地赋予时尚文化〃的理念,结合中国上世纪建筑风格与21世纪时尚文化的潮流,营造了东郊记忆的怀旧风格与时尚气息,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会有不同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共鸣[5]。 3东郊记忆发展策略 3.1园区发展现状 3.1.1发展存在的问题 (1)园区定位。园区后工业时代建筑与遗留钢管材料质感的景观,对于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中老年人有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对于后工业时代的景观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情感上的共鸣也只是短暂的。但对于旧厂房,旧机床等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物没有共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这个年龄人群更加追求园区时尚、音乐等文化元素,但在园区空间内,整个艺术气氛并没有带给年轻人群的鲜明感觉。 (2)游客满意度。东郊记忆的游客多为周边高校的学生与周边居民,

文档评论(0)

gaozhig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