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立秋节气传统食物及民俗活动.docx

2023立秋节气传统食物及民俗活动.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2023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民俗活动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头,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渐渐下降。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传统食物及民俗活动,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立秋节气会吃哪些传统食物 1、吃西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饺子 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饺子是一种特别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 4、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需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5、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由于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洁,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削减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养分,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6、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许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吃“福圆” 立秋季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信任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9、吃凉爽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凉爽糕是必不行少的传统习俗。何为凉爽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其次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凉爽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季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1、称水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假如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假如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在淮安,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依据水质轻重,推想秋水涨落,水重则是不祥之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之说。 2、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3、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时候,常州常常发生蝗虫灾难,在立秋当天农夫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逐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4、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5、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许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6、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7、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由于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洁,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削减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养分,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8、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weif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