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件—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件—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煤炭医学院省级精品课程 * * 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Nonionizing radiation Ionizing radiation 第三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辐射与健康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MICROWAVES 概 念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属于电磁辐射谱中的特定波段,指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不能引起生物组织发生电离作用。 电磁辐射一般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生物学作用越强。 非电离辐射 (一)射频辐射(radio frequency dadiation):指频率在 100kHz~300GHz的电磁辐射,也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和微波(microwave),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较小、波长较长的频段,波长范围为1mm~3km。 (一)射频辐射 当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达300MHz以上时,作业人员处于辐射场区内。此区的特征是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空间辐射,人们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作用。 通常把波长在1m~1mm的电磁波称微波, 其频率为300MHz~ 300GHz。微波的强度常用功率密度(Pd)表示,其单位为毫瓦/平方厘米(mW/cm2)或微瓦平方厘米(μW/cm2)。 Pd(W/m2)=E*H=E2/377 电磁辐射场区的划分 电磁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 近区场: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称为感应场。 近区场的特点: 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 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大得多,应作为电磁防护的重点。 电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比较快,在此空间内的不均匀度较大。 电磁辐射场区的划分 远区场: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 远区场的主要特点如下: 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这种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 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称比例关系: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接触机会 1、工业加热 高频感应:焊接、金属熔炼、金属热处理、半导体提纯。 高频介质加热:塑料制品热合,木材、棉纱烘干,高频热处理农作物种子。 微波加热:工业、食品加工、烹饪。 2、国防、科研应用 无线电测位、雷达导航、探测、通讯。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快餐微波灭菌加热设备 生物学效应 致热效应: 局部加热 离子导电耗损 极性分子介质耗损 非致热效应: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 免疫 生殖系统 生物学效应随频率增加和波长的变短而递增 射频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因为高频和微波的波谱相近,微波的量子能量水平比高频高,所以对人体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作用,又有其独特的作用。 高频和微波相同的作用  ①神经系统 最敏感和最常见,有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的功 能紊乱。 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昏、乏 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为常见。 主诉有情绪不稳定、多汗、脱发、消瘦等。  ②心血管系统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反应占优势者为多。 主要呈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主诉有心悸、心区 疼痛或压迫感。 但在大强度影响的后期,有的则相反呈心动过速、 血压波动及高血压的倾向。 ③内分泌系统 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 个别男工有性功能减退 未影响生育功能。 微波特有的危害  ①眼睛: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的部分人员中,可发现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甚者可发生白内障。一般认为微波能加速晶状体正常老化的过程。  ②血液 微波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 高频作业工人外周血象检查一般无异常。 防护措施 1、高频电磁场的防护 屏蔽 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 合理布局 职业卫生标准 个人防护。 2、微波的防护 屏蔽 不在辐射区内操作 职业卫生标准 个人防护 我国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规定,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容许接触限值: 辐射条件 8h/d的容许功率密度μW/cm2 日剂量限值μW·h/cm2 8h/d的容许功率密度 μW/cm2 连续波或脉冲波非固定辐射 50 400 400 脉冲波固定辐射 25 200 200 仅肢体辐射 500 4000 4000 (二)红外辐射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红外线,而同时也在吸收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