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19《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阶:课前预习学习内容1.通读课文,画出每一段的关键句,读懂主要意思。2.写作背景。3.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的概念。4.课文背景资料:世界地球日。5.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关键句,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课文大意 本文介绍了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等内容,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写作背景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文简介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所以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课文内容资料 世界地球日始于1970年4月22日。 当时,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频频发生的工业公害,极大地危害人类的生存,人们越来越感到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为唤起公众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警觉,呼吁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美国的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著名社会人士,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并将它命名为“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呼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2020年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 我会认篮用藤、竹、柳条等编的盛东西的器具,上面有提梁。蓝用靛青染成的颜色,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多音字难nàn nán灾难 难民难舍难分 会写字莹裹蔼篮慷贡资矿慨滥基睹 书写指导上中下结构。“果”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左窄右宽。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不要写成“水”。裹慷 词语听写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资源 有限 矿产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目睹 子孙 包裹 近义词威胁—要挟 感叹—感慨晶莹—明亮 恩赐—赏赐慷慨—大方反义词晶莹—晦暗 慷慨—吝啬枯竭—充沛 破碎—完整和蔼可亲—冷若冰霜 [遨游]漫游;游历。[交错]交叉;错杂。[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渺小]微小。[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慷慨]大方;不吝惜。[枯竭](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威胁]文中指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会对人类的生存 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最终使人类无法生存下去。[目睹]亲眼看到。理解语理解词语 第二阶:阅读理解学习内容1.画出关键句,了解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得出“保护地球”的结论的? 读第1、2自然段,画出关键句,并说说写了什么。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美丽渺小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却很渺小形状颜色列数字作比较 读第3、4自然段,说说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写了什么内容。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拟人假设列数字转折珍惜、保护地球的原因强调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读第3、4自然段,说说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写了什么内容。 “本来”强调了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由于人类的破坏,这些资源不能再生了。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第5~7自然段,想一想:人类为什么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列数字强调强调举例子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读第8自然段,找出

文档评论(0)

一直在奔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