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ppt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单元 小目标 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 如需与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单元主题 金秋时节 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搜集资料 学习任务二:字词检测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学习任务三:品读释疑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一 搜集资料 新知讲解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四朝闻见录》等。 新知讲解 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由诗句想象到的画面。 新知讲解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字词检测 新知讲解 认读字词 挑 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选 挑三拣四 tiǎo tiāo tiāo 新知讲解 练习写字 送 挑 新知讲解 结构:半包围 组词:送来 送货 部首:辶 送 sòng 笔画:九 “辶”的捺要长。 “关”下横稍长,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新知讲解 结构:左右 组词:挑逗 挑战 部首:扌 挑 tiǎo 笔画:九 右半部分六笔写成。 左窄右宽。 新知讲解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 品读释疑 新知讲解 看见的景象。 夜书所见 书写。 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理解诗题 新知讲解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寒声”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为诗人思念家乡做铺垫。 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赏析诗句 新知讲解 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前两句描写了落叶飘飞、秋风萧瑟的情景,有力地烘托出了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前两句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 新知讲解 反 衬 联 想 后两句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映入眼帘。 读tiǎo,意思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