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的工业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类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仅为经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也为中央政府规制经济秩序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为提高国家实力,选择了跨越式的产业结构转化模式,即依托政府干预将产业结构转化的路径直接驶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程度很低,经济落后.通过阶段划分对经济恢复时期之前工业经济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使用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涉及到当时工业经济发展历史特点以及同期国内外对比.由此,总结出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同期其他国家差距很大的原因,技术工人短缺是经济落后的瓶颈之一。;·1950年1至2月,私营工商业开业户数多于歇业倒闭户数,从3月开始,歇业骤增而开业者锐减。 · 1950年3月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产品滞销、工厂商店关门歇业和工人失业的困难。为了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使整个国民经济尽快地恢复和发展,中央决定对工商业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整,也称工商业的第一次调整。 ·1951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再次使资本主义工商业陷人困境,党和政府及时对其实施了第二次调整。正确的调整方针和得力的措施,使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同时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新的环境下获得了新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目的:针对全国性的工商业困难,讨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内容:毛泽东指出:“在今后几个月内,政府财经工作的重点,应当在调整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及公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方面,努力克服无政府状态。” ·1950年中财委召开党组会议 目的:讨论工商业问题 内容:陈云同志指出:“我们既在经济上承认四个阶级,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工商业就要让他发展,有困难就要帮助”.会议决定中财委的工作要把重心从财政方面转到恢复发展经济上,首先抓好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工作。; 1949~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鉴于建国初国民经济仍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国情,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导向是在综合考虑国民经济整体的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上,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以供应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工业经济体系。1950年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说:“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在中苏合作的大背景下,1956年,新中国以ZIS-150为基础的第一种国产卡车——解放CA-10驶下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新中国汽车发展的纪元就此打开。 ·1956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陕西、甘肃就占到40个,占全国重点项目的25.7%。;;1950-1956 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06 实践 ;参考文献;“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 ;;;工业类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仅为经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也为中央政府规制经济秩序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为提高国家实力,选择了跨越式的产业结构转化模式,即依托政府干预将产业结构转化的路径直接驶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程度很低,经济落后.通过阶段划分对经济恢复时期之前工业经济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使用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涉及到当时工业经济发展历史特点以及同期国内外对比.由此,总结出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同期其他国家差距很大的原因,技术工人短缺是经济落后的瓶颈之一。;·1950年1至2月,私营工商业开业户数多于歇业倒闭户数,从3月开始,歇业骤增而开业者锐减。 · 1950年3月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产品滞销、工厂商店关门歇业和工人失业的困难。为了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使整个国民经济尽快地恢复和发展,中央决定对工商业进行必要的合理调整,也称工商业的第一次调整。 ·1951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再次使资本主义工商业陷人困境,党和政府及时对其实施了第二次调整。正确的调整方针和得力的措施,使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正常运行,同时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新的环境下获得了新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目的:针对全国性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