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板块运动》教学(14).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5 板块运动 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1) 地震波 纵波(P) ● 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 横波(S) ● 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 另外,波速与介质密度和弹性程度等有关 2) 不连续面 (1)莫霍面:大陆地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2)古登堡面: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2、地壳 (1)由岩石组成 (2)厚度不均 大陆地壳平均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平原地区薄) 大洋地壳5~8千米 (3)双层结构 上层:硅铝层-广泛见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缺失 下层:硅镁层-大陆与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3、地幔 (1)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固态) (2)软流层(熔融态)   (a) 位于上地幔上部(约地下250至400千米深处)   (b) 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 (1)铁、镍等重金属元素组成 (2)外核近液态、内核为固态 一、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1)主要论点: ① 泛大陆(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分裂 ② 驱动力: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 ③ 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 (2)主要论据: ① 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 (大陆轮廓、地质构造、古生物) ② 古冰川遗迹 ③ 大地测量 〉〉〉〉 (3)大陆漂移说的冷落与复活    古地磁学: 磁极迁移曲线 二、海底扩张学说――赫斯、迪茨 (1)主要证据: ① 海岭(洋中脊)被发现 ② 海底岩石年龄 ③ 洋中脊两侧相间排列的地磁异常带 〉〉〉〉 (2)主要论点: ①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 ② 地幔物质对流运动牵引海底不断扩张 ③ 大洋地壳遇大陆地壳时,向下俯冲消亡 三、板块构造学说――勒比雄 (1)板块概念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海岸山脉等)分割成若干板块。 (2)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板块运动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边界是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a) 板块碰撞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  深海沟、岛弧链、火山地震带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撞  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  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古地中海消失 b) 板块张裂 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形成 c) 板块错动 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转换断层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