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分析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说明 1 色谱分析基本原理及试验设备 在新绝缘油的溶解气体中,通常除了含有约70%的氮气和30%的氧气以及0.3%左右的二氧化碳气体外,并不含有C1 C2之类的低分子烃,在经过油的处理之后,由于一些油的加热处理设备存在死角,可能出现微量的乙烯甚至极微量的乙炔。正常运行的变压器油,由于油和绝缘材料的缓慢分解和氧化,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微量的低分子烃气体。 和和和和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气体产生情况 当变压器的内部出现过热和放电故障时,变压器绝缘油和内部固体绝缘材料中受热性效应和放电效应作用,油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微量的低分子烃类气体产生速度和数量就会显著地增加。而在故障的初期,这些气体的增加并不足以引起瓦斯继电器的动作,此时,通过分析油中溶解的这些气体含量和增长速度,就能够及早发现变压器内部的故障,消除隐患,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气体分析 将变压器油中的气体脱出,送入专用的气体色谱分析仪,对下列组分和含量进行分析: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氢气(H2)、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分析结果用油中含有气体组分的体积百分比表示。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工作设备概况 我公司目前使用的是上海海欣色谱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GC-900-SD型专用气相色谱分析仪,该机采用三检测器流程,一次进样,双柱并联,一次分流,最小检测浓度为:H2≤5×10-6,CO和CO2≤2×10-6,C2H2≤0.1×10-6。 ?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分析结果及其判断方法 初步判断 在绝缘油中存在局部放电时,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气和甲烷,当故障温度略高于正常温度是产生的重要气体是甲烷,随着故障温度的升高,乙烯和乙烷逐渐增多,在高于1000℃时,如在电弧弧道温度(3000℃以上)的作用下,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乙炔。如果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时,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表1 不同故障类型产生的气体组分 故 障 类 型 主要气体组分 次要气体组分 油过热 CH4、C2H4 H2、C2H6 油和纸过热 H4、C2H4、CO、CO2 H2、C2H6 油纸绝缘中局部放电 H2、CH4、CO C2H2、C2H6、CO2 油中火化放电 H2、C2H2 油中电弧 H2、C2H2 CH4、C2H4、C2H6 和纸中电弧 H2、C2H2、CO、 CO2 CH4、C2H4、C2H6 注:进水受潮或油中气泡可能使氢含量升高。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运行设备的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体积分数)超过下列任何一项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CH4、C2H6、C2H4和C2H2四种气体)大于150×10-6,H2含量大于150×10-6,C2H2含量大于5×10-6。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故障类型的判断 故障类型的判断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722-2000)推荐采用三比值法进行故障类型的判断,基本与IEC599-1978法一致,其编码规则和判断方法如表所示。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采用三比值法进行故障类型的判断 编码规则 气体比值 范围 比值范围的编码 C2H2/C2H4 C2H2/C2H4 C2H2/C2H4 ﹤0.1 0 0 0 ≥0.1~﹤1 1 1 1 ≥1~﹤3 0 0 0 ≥3 1 1 1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编码组合 故障类型判断 故障实例 (参考 C2H2/C2H4 C2H2/C2H4 C2H2/C2H4 绝缘导线过热,注意CO、CO2的含量,以及CO2/CO值。 0 0 1 低温过热(低于150℃) 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引线夹件螺丝松动或接头焊接不良,涡流引起铜过热,铁芯漏磁,局部短路,层间绝缘不良,铁芯多点接地等。 2 0 低温过热(低于150~300℃) 2 1 中温过热(低于300~700℃) 0,1,2 2 高温过热(高于700℃) 高湿度、高含气量引起油中低能量密度的局部放电。 1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