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一、 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CD-10: I7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修订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及 2003 年 JNC7 相关指南。 临床表现: 突发的持续剧烈疼痛,呈刀割或者撕裂样,向前 胸和背部放射,亦可以延伸至腹部、腰部、下肢和颈部。 有夹层累及主动脉及主要分支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辅助检查: MRA、CTA 或 组织多普勒超声证实主动脉夹层。 多数患者的血沉、C 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升 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修订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及 2003 年 JNC7 相关指南。 处理原则:本临床路径主要针对主动脉夹层的高血压危象内科治疗部分。一旦确诊本病,应当立即开始内科处理。根据影像学结果,对患者 DebakeyⅠ型和Ⅱ型夹层患者,为防止夹层恶化和破裂,应当尽早外科手术治疗。对DebakeyⅢ 型患者,如病情稳定,不伴有并发症,可选择内科综合治疗。 控制疼痛:可选用吗啡、杜冷丁和镇静剂等,镇痛有 助于控制血压和心率。根据疼痛控制情况,可每 6–8 小时重复使用一次。缺点是有可能成瘾。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采 用止痛泵。 尽快控制血压和心率至可耐受的低限,二者同步进行: β1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首先选用静脉给药路径,如选用硝普钠加美托洛尔和/或乌拉地尔或艾司洛尔等, 快速(十分钟内)将血压降至 140/90mmHg 以下,心率至 70 次/分以下;若病情允许,患者能耐受,逐渐调整剂量, 将血压和心率降至 100/70mmHg 和 50 次/分左右。稳定后, 可逐步改用口服降压药物,如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ARB、ACEI、利尿剂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I71.001 主动脉夹层疾病编码。 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型、凝血功 能、血气分析、血沉、C 反应蛋白; 心电图、床旁胸片、超声心动图,主动脉 CTA 或 MRA; 四肢血压(ABI)。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D-二聚体等。 (七)药物选择。 急性期早期用药。 控制疼痛:对持续剧烈的疼痛,可选用吗啡、杜冷丁和镇静剂等,镇痛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心率。根据疼痛控制情况,可每 6-8 小时重复使用一次。缺点是有可能成瘾。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采用止痛泵。 尽快控制血压和心率至可耐受的低限,二者同步进行:β1 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首先选用静脉 给药路径,如选用硝普钠加美托洛尔和/或乌拉地尔或艾司洛 尔等,快速(10 分钟内)将血压降至 140/90mmHg 以下, 心率至 70 次/分以下,若病情允许,患者能耐受,逐渐调整剂量,将血压和心率降至 100/70mmHg 和 50 次/分左右。 急性期症状缓解后用药: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改用口服降压药物,如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ARB、ACEI、利尿剂等,继续将血压和心率控制在理想水平。 (八)出院标准。 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口服降压药物血压降至 100- 120/60-80mmHg,心率控制在 50-70 次/分。 血沉、C 反应蛋白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 没有急诊或近期进行外科手术或腔内介入治疗的指 征。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病情不稳定,夹层进展。 合并严重并发症。 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二、主动脉夹层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ICD-10: I71.0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0 天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到达急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日期 到达急诊科 30 分钟内 到达急诊科 30–120 分钟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主 描记 12 导联心电图、床旁X 线胸片、心脏 要 及主动脉超声、测量四肢血压 诊 生命体征监测 疗 对主动脉夹层作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