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苏辙专练.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苏辙专练.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诗文阅读 苏辙专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惟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旦以直言召人而以真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立巳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时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祐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疑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遂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 B.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 C.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 D.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 2下列对文中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但名和字常常存在一定的联系。 B.春秋,春季与秋季,泛指四时;还表示年纪。这里的含义是后者。 C.《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五经”之一。 D.元祐,皇帝年号,古代常用帝王年号纪年,一位帝王只用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一同殿试制科策问,苏辙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他的策问试卷引起了较大争议。 B.王安石让苏辙人三司条例司,王安石拿出《青苗书》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苏辙说了其不足之处,后来他的竭力陈说惹怒了王安石。 C.司马光因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于是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而苏辙反对立即改变科举条例。 D.元丰年间的旧党常常兴起邪说来动摇在位大臣,吕大防、刘挚很忧虑,想稍加推举任用他们。宣仁后在苏辙上疏后依然犹豫不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4分) (2)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4分) 5.苏辙在殿试制科策问时讲政事得失,论述激切。各位考官对苏辙的策问试卷的评判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1.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 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 2.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一位帝王只用一个年号”错误,一位帝王可用多个年号。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宣仁后在苏辙上疏后依然犹豫不决”错误,根据原文“官仁后疑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遂已”可知,苏辙的上疏得到了宣仁后的肯定,宣仁后认为苏辙的话极合理,众大臣都顺从并赞成,“调停”之说就此作罢。 4(1)王安石说:“你的话确实有理,我当慢慢思考。”从此超过一个月不讲青苗法。(“诚”“徐”“逾”翻译正确名1分,句意1分) (2)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君主就威严而国家安宁太平:疏远君子,任用小人,那么君主就有忧患而国家危险。(“远”“任”“殆”翻译正确各1分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