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建盏[宝典].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阳建盏[宝典] 建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建盏烧制技艺 建盏又名天目瓷,是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为宋时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 建窑遗址: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 建盏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 具。建州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 油滴龙虎茶具 建盏对土壤有着严格要求。建窑之所以会诞生在闽北,是因为闽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就是采用闽北地产含铁质较多的红、黄壤土等粉碎加工后制成。 建盏以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银星斑”的,别致美观。依据釉面纹理的不同,建窑黑瓷大致可分为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和杂色六大类。其胎质厚实坚硬,截面呈黑色或灰黑、黑褐色,叩击可闻金属之声。 鹧鸪斑茶碗 银油滴 建盏大多口大底小、形如漏斗,多为浅圈足,足根多见修刀。其造型古朴浑厚,手感压沉,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类。 建盏都用正烧,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兔毫茶碗 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影响十分广泛,深受日、韩、台等地区茶道的重视。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 建盏生产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代停烧。数百年来,“建盏”的恢复和研究,一直为陶瓷界所关注、研究者所追求。1979年开始,离休干部栗金旺领着女婿孙建兴和女儿栗云及外孙女孙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历经艰辛,不懈探索,分析了数千片建盏残片的烧成规律,经过数万次坯釉配方调试,以及数千次烧成工艺的改进,来努力提高制品成功率。试制出兔毫、油滴、曜变等系列建盏,恢复了建窑系列传统技艺,终于使失传的“建窑建盏”系技艺复原,重现人间,让国之瑰宝重焕光彩。 2008年以来,星辰、建窑两所向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申报研制发掘的“建窑建盏制作(烧制)技艺”,分别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栗金旺、孙建兴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福建省文化厅授予“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建盏的传统制作技艺,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 焙烧等13道工序。“建窑建盏”的制坯成型,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双手将泥拉成器坯,要成足在胸,一气呵成。灵活运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 泥坯制作 风干后在窑内高温焙烧,通过火的艺术,使釉面产生各种自然奇特的斑纹。在古时,这些斑纹人工难以控制,形成的各种变幻莫测的釉色,让人感觉象宇宙星空的景色,精美绝伦,给人以质朴、典雅的美感。 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要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的,又具有美丽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所产出的建盏,成品几率低,优秀的建盏在市面上更少。其中曜变盏斑纹光彩夺目,异常绚丽,在建盏中最为珍贵。在当时人工传统烧制几千万件中,才能偶然得到一两件曜变斑盏。烧制上百万件中,得到一两件油滴斑盏,“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件曜变斑建盏,分别珍藏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和龙光院,被该国视为国宝。据公元1511 年出版的日本《君台观左右账记》史册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从这里不难看出,建盏烧制出的黑釉碗盏,其价值高得令人瞠目。” 油滴茶碗 建盏的工艺特点表明,烧成一件完美作品,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废品和次品,从我们走进古窑遗址,就会看到那漫山遍野地瓷片,说明了宋代建窑艺人,要烧制难度大,成功率低的茶碗,是因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化艺术,也充分说明了建窑的历史与斗茶历史息息相关。 作为我国瓷坛明珠的建窑建盏,自元代初中期以后却逐渐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一度陷入沉寂。为使失传的建窑茶盏重见人间,栗金旺、孙建兴和栗云及孙莉一家三代人,历经三十多年的努力,在原有研发建窑黑釉、金(银)兔毫制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陆续挖掘研发出建窑黄(红、

文档评论(0)

Kumb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