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本章主要内容:9.1 生活事件量表〔LES〕9.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9.3 应对方式问卷 9.1 生活事件量表〔LES〕 自20世纪30年代H.Selye提出应激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期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 但是,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丧失银包与亲人去世是不能等量齐观的。每种生活事件对于个体而言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我们可以对这些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客观定量〞有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HolmesTH。他和Rahe于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ocial Readiustment Scale,简称SRRS)。 SRRS的理论假定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发动机体的应激资源去作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的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根底上进行加权计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加得其总值。SRRS加权的依据来自一个5000人的常模。 而杨德森教授提出的按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的记分最有特色。主要是强调根据受试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事件作定性和定量评定,又对正性、负性生活事件作了区分。具体工程见表3—9。 9.1 生活事件量表〔LES〕9.1.1 简介9.1.2 施测步骤9.1.3 测验的记分9.1.4 结果的解释9.1.5 使用本卷须知 9.1.1 简介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简称LES)有多个版本,这里介绍的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28条) 工作学习方面的问题(13条) 社交及其他方面的问题(7条)。具体工程见下表。 量表的适用范围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主要应用于:(1)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9.1.2 施测步骤LES属自评量表,填写者仔细阅读和领会指导语,然后逐条一一过目。填写者首先将量表所罗列的事件中,找出自己一年内曾经历过的事件,将其标记出来,并标定次数。有的事件虽然发生在该时间范围之前,如果影响深远并延续至今,可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 然后,由填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其本人来说〔1〕是好事〔正性事件〕或是坏事〔负性事件〕?〔2〕影响程度如何?〔分为5级评定〕0.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3〕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分为4级评定)1.三个月内,2.半年内,3.一年内,4.一年以上。 对于表上已列出但并未经历的事件应一一注明“未经历〞,不留空白,以防遗漏。假设填写者认为有表中未列入的事件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在空白栏中自行填入,并作相应的评价。 9.1.3 测验的记分一过性的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不到半年的记为1次,超过半年记为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4分。无影响=o分、轻度=1分、中度=2分、 重度=3分、极重=4分。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级,分别记1、2、3、4分。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1.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2.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3.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4.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另外,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按家庭问题、工作学习问题和社交问题进行分类统汁。 9.1.4 结果的解释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付20分。99%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32分。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身心健康的负性影响越大。正性生活事件分值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报告 LES的信度与效度信度对153名正常人、107名神经症求助者、165名慢性疼痛求助者、44名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求助者在间隔2~3周后重测,相关系数在0.742—0.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