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视频安防子系统 1.1系统设计思路 前端设备 :选择高清 IPC、高清 HDCVI 前端摄像头,根据园区不同的应用场 景及不用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功能组合的摄像头满足园区现场应用场景需求, 实现高清视频数据采集; 网络传输 :采用双绞线或光缆、5.8G 无线、同轴电缆作为视频数据传输的 载体,IP 网络、同轴是 IPC、HDCVI 摄像头与存储、平台设备及视频控制器等设 备的之间的传输路径,是整个系统的“脉络”。 视频存储 :采用 NVR、CVR、云存储等存储模式对实时视频进行分布式存储 或者集中式存储,实现存储系统的高可靠、高可用性。 管理平台 :采用大华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化部署,具备视频监控系 统管理模块,可通过网络来管理网络硬盘录像机机(NVR) ,前端摄像机或编码器, 综合管理平台配备高性能嵌入式服务器,可支持大量高清摄像机实时显示、云台 控制,录像操作、回放等功能。 1.2前端监控设计 (注:前端摄像头选型根据客户预算及实际场景需求进行选择) 园区视频监控前端主要由200 万像素及 以上的 HDCVI 同轴高清摄像机、IP 网络高清摄像机、IP 网络高清球机等实现园区 内部各个场景高清监控,并且以摄 像机的不同种类不同功能分别实现完成对项目 区域各监控点位的视频图像采集 工作。 厂区应用场景分为道路/ 出入 口、综合楼/仓库厂房/ 出入 口、生产车间/仓库 、 综合楼办公区/走廊/前台/ 电梯/餐厅、储罐区域、厂区边界等。 1. 道路/ 出入口 出入口室外环境较复杂,人流量大,白天存在下雨阴天日光直射等,夜间光 照条件差,需要看清出入人员面部特征;广场道路需要 360 度全景覆盖高清监控, 看清园区室外环境情况;建议 200 万及以上像素的红外宽动态摄像机设备及鱼眼 摄像头等,如 IP 网络高清球机等; 2. 综合楼/仓库厂房/大厅出入口 大厅出入口光线环境亮度变化较大,白天存在进出口光线逆光环境,夜间光 线环境较暗,需要全天候看清进出人员的脸部特征,并且产品防水防尘;建议使 用 200 万像素宽动态红外日夜型网络摄像机。 3. 车间/仓库 车间、仓库等环境人员走动操作 、设备物品摆放情况复杂,白天与夜间环境 光照条件较弱,需要实时监控到是否有破坏性事件发生 ,及看清事件现场可疑人 员特征;建议使用 200 万像素红外球型网络高清摄像机。 4. 综合楼办公区/走廊/前台/ 电梯 办公区域、走廊、电梯等场景需要看清人员的面部特征及细节,建议使用 200 万像素防水半球型网络摄像机。 5. 食堂操作间/食堂收银/就餐区域 食堂场园区域,在光线环境较好的情况及夜晚无灯光环境下,需要监控是否 有人为事件及事故发生,看清现场环境情况及事件人员面部特征;建议使用 200 万像素以上枪机网络摄像机。 6. 楼梯/消防通道 楼梯消防通道等环境白天夜间光线较差,需要监控是否有人为破坏性事件发 生,建议使用 200 万像素红外阵列枪型网络摄像机。 1.3传输网络设计 1.3.1 网络设计思路 视频监控子系统网络建设应遵循网络实用性、安全、先进、适用、可靠等原 则;网络设计不仅要求能够满足目前用户使用的要求,而且还应适应未来若干年 以后的网络发展需要,网络平台应具备多网络协议的支持能力,以避免原有网络 设备投资的浪费。 网络系统应是一个安全系统,并具备各种安全保卫手段和措施,如通过 VLAN 的划分和交换机过滤技术来保证网络安全性。 为保证网络能够适应未来若干年的网络发展,网络中的硬件与网络协议都应 采用与国际标准兼容的开放协议。 由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同时为保证对新技术的支持, 设备的投资和资源在不断地增加 ,方案要求网络硬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及最 佳的适用性。 网络要求具有较高的容错性能,网络设备要求具有高性能的容错技术,以确 保网络系统不 间断运行。 1.3.2 网络设计要求 1.3.2.1 协议要求 系统网络层应支持 IP 协议,传输层应支持 TCP 和 UDP 协议。;视音频流 在基于 IP 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 RTP/RTCP 协议。 1.3.2.2 传输带宽 视频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满足前端设备接入数据中心、中控中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