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如何教学?.pdf

统编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如何教学?.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统编四年级下册第⼀课《四时⽥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课时 如何教学? 近期在阅读薛法根⽼师所写的《⼀课三磨:过⼀种专业的教学⽣活》⼀书,其中磨课⽩居易⼩诗《夜雪》的⽚段对我触动颇⼤,让我在备《古 诗词三⾸》时有了新的思考。 备课前,班级⼀个⼥孩⼦拿着书得意洋洋地⾛到我⾝边,说:“恬恬⽼师,这⼀课我都充分预习啦,你看我书上都做好了笔记。”我瞥了⼀眼,类 似于“动静结合“这样需要感悟才能了解的写法已经抄写在了书上。究竟学⽣懂了多少?哪些是需要依靠⽼师才能内化的?课堂怎样设计才能最⼤ 效能激发学⽣思维⼒?我在思考着。 看了⼀些其他的参考,诸多⽼师都是⼀课时⼀⾸诗,从解诗题—知诗⼈—明诗意—悟诗情的常规步骤执教,虽然⼤多素材已经关注了《四时 ⽥园杂兴》和 《宿新市徐公店》两⾸诗歌同主题下的写法⽐较,但操作略显琐碎。为了提⾼课堂效率,⽤问题任务的⽅式推进教学,我进⾏了以下 的教学设计与设想 : ⼀、预习⼩试⽜⼑【以前的预习诗歌要求都是读熟诗歌,了解诗⼈等,但发现学⽣预习不扎实,虽然看似书上密密⿇⿇,但过于机械化。】 (⼀)你能读准吗? 四时⽥园杂兴 (强调兴在这⼉是:随兴、即兴) 清平乐 篱落 翁媪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蛱蝶 亡赖 卧剥莲蓬 (⼆)你了解这些⽂学常识吗?【这⾥我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呈现诗⼈简介的⽅式,学⽣看似在读,其实记住的甚少,所以我采⽤填空⽅式反馈,更 快地明晰什么才是⼤段资料的重点】 1.《四时⽥园杂兴》共______⾸。 2.清平乐·村居,______是题⽬,_______是词牌名。 3.本课中的南宋四⼤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创建了“诚斋体”,此⽂体的创作风格是__________. 4.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的词⼈是_____________,号称______________。 (三)你读懂了吗?【这个是在为本节课的重点设计进⾏铺垫】 《宿新市徐公店》这个题⽬是什么意思?【很多学⽣都不了解“公”是男⼦尊称的意思】 《四时⽥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如果按照季节顺序来排序,你会怎么排? ⼆、读诗找景明时令 【排序的问题⼀出,答案各异,学⽣开始关注零散的景物,⽐如词中的“莲蓬”是学⽣熟悉的,都知道是夏末,但前两⾸古诗是学⽣的混淆点,我 不急着出⽰答案,顺着学⽣的回答,引导他们 “读—圈—连—⽐”】 把问题变成任务:任务⼀: 《四时⽥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如果按照季节顺序来排序,你会怎么排? (⼀)读准三⾸诗的字⾳、读出节奏。 (⼆)圈出 《四时》《宿新市》所有的景物。 【梅⼦、杏⼦、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径、树、黄蝶、⼉童】 (三)出⽰图⽚连景物 【有的景物距离学⽣⽣活远,⽐如 “麦花、梅⼦、杏⼦”,顺势简单了解景物的时间】 学⽣抓住景物,知道了三⾸诗的季节顺序。《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园杂兴》— 《清平乐·村居》 (四)初解意象。问:再看这些景物,你发现了什么?学⽣会发现“篱落”和其他景物不同,不是季节的使者。顺势引导,这就是⽥园⽣活的象 征,称为诗歌中的意象。 三、再读⽐景探写法 任务⼆:⽐⼀⽐,两位诗⼈在描写⽥园风光时有哪些异同? (⼀)课堂中,学⽣最先说出了两⾸诗的相同,前两句都是静态的景,后两句都是动态的景物。不同的是第⼀⾸是动物,第⼆⾸是⼉童。我相机板 书:动静结合 (⼆)聚焦静景⽐不同。 (1)《四时》⽤了对仗的⼿法; (2)《四时》具体写了四种景物,从颜⾊、形状、数量来描写; 《宿新市》是整体抽象描写。学⽣体会到 《四时》具体描写的⾓度时,我顺势让 他们联系⽣活实际,初夏还会有什么景物,简单描绘。拓展杨万⾥的《初夏睡起》,孩⼦们还会说:梅⼦酸、芭蕉绿等,延展他们的表达⼴度。 《宿新市》是整体抽象描写,引导学⽣结合我的图⽚联系⽣活,描绘眼前浮现的春⽇风光。学⽣描述后初步体会到了两位作者对⽥园风光的喜爱。 四、三读⽐诗悟内涵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本来⽐较为静态景物后,直接可以⽐较动态景,但这样教学⽣兴趣会降低,于是重新设计挑战式开放式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