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剧本.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戏剧艺术与剧本 戏剧:包含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扮演剧中人物,通过动作和对话等方式塑造舞台形象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的艺术样式。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剧本的特殊性: 严格来说,剧本不是独立的文体,而是为表演提供的文学脚本,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剧本可以说是一种带过渡性、中介性的文学样式,戏剧的本质和特征决定和制约了剧本的创作。 剧本的一般特点: 剧本的文学性 叙事的一般要求:故事情节、人物、场景 特殊要求:台词和舞台提示 台词:剧中人物的言语。包括: (1)对话(对白):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 (2)独白:人物内心的语言表达 (3)旁白:假设对方没有听到,对观众说的话语 *台词是戏剧叙事的主要方式,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台词来交待。 二、戏剧结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 1、戏剧结构 (1)戏剧结构的主要特点:集中——时间、地点、事件 集中的合理性: 虚实结合即扩散与集中的结合 (2)戏剧结构与“ 三一律 ”: 一出戏只适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用一天的时间来表现一个戏剧行动。 “三一律” 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后成为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准则。 “ 三一律 ”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提出了行动的整一性问题,同时还涉及到了戏剧时间的限制。 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戏剧理论家们补充了“时间的整一性”和“地点的整一性” 。 卡斯特维特罗在1570年明确提出:“演出时间与剧中行动的时间必须固定不变,不仅限于一个城市,或一所房子,而且必须仅仅限于那个为一个人物所能看见的地方。” 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把“三一律”奉为不可违反的结构原则。18世纪,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对“三一律”的迷信才被打破。 戏剧结构的特有形式:“场”和“幕”的划分 “幕”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大段落;“场”则是戏剧情节的小段落。 通过“场”和“幕”的切割,实现戏剧表演的“虚”、“实”结合:利用分“场”、分“幕”,在“场”、“幕”之间留下一定的时间或空间。 2、戏剧冲突 《说文解字》: “戯” 从 “戈”,表示 “三军之偏” ,是古代战车的一种组织形式 。 又讲,“戯” 从 “戈” 还可以理解为 “兵”。 《说文解字》: “劇” 从 “虍”(hu) 从 “豕”(shi),“豕” 指野猪。这个字表示虎和野猪相斗, “虎豕之斗,不解也”,强调了矛盾斗争的激烈程度。 戏剧冲突又称戏剧性。 德国戏剧理论家弗莱塔克: 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那些由一种行动所激起的内心活动;也就是一个人从萌生一种感觉到发生激烈的欲望和行动所经历的内心过程,以及由于自己的或别人的行动在心灵中所引起的影响;也就是一个行动的形成及其对心灵的后果。 定义: 戏剧冲突是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关键词: 冲突——集中;激化;必然性 意志——内在:由内至外;由外至内 推动剧情——表现性 美国戏剧理论家布罗凯特尔 一个剧本要激起并保持观众的兴趣,造成悬疑的氛围,就在要依赖 “冲突” 。事实上,一般对戏剧的认识便是:它总包含着冲突在内——角色与角色间的冲突,同一角色内心诸欲望的冲突,角色与其环境的冲突,不同意念间的冲突。 戏剧冲突的三种类型: 人物之间、人与内心、人与环境 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人与人: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丹麦国王) 人与内心:复仇的犹豫不决 人与环境:重整乾坤 中国戏剧家老舍 : 写戏须先找到矛盾与冲突,矛盾越尖锐,才越会有戏。戏剧不是平板地叙述,而是随时发生矛盾,碰出火花来,令人动心,在最后解决了矛盾。 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对戏剧分类: A、悲剧:悲剧是指由于正义一方的失败或毁灭,而引起人们的悲痛、怜悯,并由此产生崇高感的戏剧作品。 亚理士多德强调悲剧冲突的发生,源于正面主人公的“过失”:悲剧人物“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过失”悲剧观的意义 (1)悲剧不是表现一般的苦难、好人受罪,悲剧是由于好人的过失被坏人利用,厄运由此发生。所以悲剧能让人震惊而不仅是悲痛。 (2)“过失”悲剧观比古希腊早期的“命运”悲剧观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社会及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更有悲剧意味。 Catharsis(卡塔西斯):悲剧特有的审美效果 Catharsis:国内或译为“陶冶”,或译为“净化”、“宣泄”。“陶冶”强调悲剧让观众过强或过弱的感情得到锻炼。“净化”强调悲剧通过怜悯和恐惧,使人洗净罪恶

文档评论(0)

159****3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祝**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