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论文15篇:“自改革”何以成殇——理性改良主义的困境 .docVIP

国学教育论文15篇:“自改革”何以成殇——理性改良主义的困境 .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教育 15篇 内容提要: ? “自 ”何以成殇——理性改良主义的困境 ? 让游戏奏响音乐课堂的美妙音符 ? 多 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巴士空间的文学书写——解读辛格的《巴士》和张爱玲的《封锁》 ? 唯有真性情,方成大诗人——论郑珍诗歌中的情与爱 ? 北宋文人雅集诗之兴寄——以宁波西湖十洲唱和诗为例 ? 从主动“人世”与被动“出世”谈李白的拜谒观 ? 浅析中国传统酒文化在 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以《平山冷燕》中的才子形象为例解析其“尊女”内涵 ? 论南宋诗词创作宗法《文选》诗的特点 ? 《孤独者》中的复调问题 ? 汉武帝“建元改制”的风波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 浅谈 虚构的意义——以《沙之书》和《骑桶者》为例 全文共58890 字 “自 ”何以成殇——理性改良主义的困境 朱学东 站在今天回望 ,梁启超所孜孜以求的君主立宪,不过是晚清“自 ”的一种逻辑结果和 治的现实追求,其败固然有许多原因,但都脱不了“自 ”本身的问题,所谓“胎里病”。 梁启超的师友关系、学术传承,以及 治实践是理解梁启超的自 乃至他所寄望的君主立宪何以成殇的钥匙,也是理解晚清自强运动走向失败的一把钥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晚清时期知识精英,尤其是像梁启超这样在传统士大夫看来属于草根的知识精英,为复兴所做的努力的纷繁图景。 什么是自 ?梁启超的自 在同时代人中又有何特别之处? 自 一词,来自龚自珍对于王安石“改易更革”的化用:“与其赠来者以劲 ,孰若自 ?”所谓自 ,就是主动实行自上而下的自我 ,以防止 内外对现有统治秩序的挑战。晚清时期的自 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局势的变化也在作出调适,在梁启超那里,自 的最终目标最后变成了君主立宪。 以过去的 史看来,晚清的变革是1840年后在外衅压力下的“刺激—应激”反应,“中华帝国的自大幻觉和昏睡状态最终是被西方炮舰‘ ’的,是对西风东渐的一种回应”。这种看法显然忽视了中国思想先驱的存在,这是不符合事实,或者说只是部分地符合事实。 其实,目光应该投向1840年之前更早的年代,中国近现代变法改制的第一声叹息,发生在更早的嘉庆五年,即1800年。其时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言事,称“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士大夫渐不顾廉耻,百姓则不顾纲常”,洪亮吉却因逆龙鳞,以“大不敬”判斩立决,后免死发配 。 嘉庆之际,延续着所谓康乾盛世的余荫,也被视为乾嘉盛世。但其实中国传统 中,所谓盛世,都是立于危墙之下。乾嘉时更是如此。佩雷菲特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已经将所谓强大帝国的问题点了出来:“停滞的帝国”。 洪亮吉看到了问题,其命运虽然跌宕,但还是激起了后世一些有责任的知识精英的回响。如书中所述,道光时期由清地方大员主导编撰而成的《皇朝经世文编》,自是这种 先声的回响,也是一种自我 的尝试。 不过,这种 ,如龚自珍诗言,“药方只贩古时丹”。其思想渊源, 的是经学异端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之学,虽然在破除传统的思想禁锢上居功至伟,但破旧有功,立新无望;即便事功者所言变法,依然只是在传统的轨道中的努力。如果没有来自完全不同的工业文明 的坚船利炮,或许,也能有中兴之望,但是,工业 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自成一体的天朝体系,再也不能自外于新世界了(虽然朝贡 下也有商贸体系,但影响局限在开埠的口岸),更没有依靠传统思想传统方法来中兴的机会了。 虽然后来崛起的梁启超,和他的师友们给后来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甚至西方的思想,包括君主立宪的思想,但毫无疑问,都带着“胎里病”。 这应该是晚清自 之殇的一个原因。 自然,梁启超和他的老师 等维新一派,其面对的,不仅是祖宗之法的阻力,更有祖宗之法护佑之下的各种利益,慈禧及其围绕身边的人,各级未能被动员接受新思想的臣工、读书人。这方面的原因,已有太多叙述。 康梁一派的 ,要面对的不仅是他们的对手,还有同样要 的洋务派。 茅海建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 阅读笔记>》自序中,引陈寅恪的文字,称其先祖(晚清名臣、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治 治民,益知中国旧法之不可不变……至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学,附会 改制以言变法。其与历验世务欲借镜西国以变神州旧法者,本自不同。” 虽然同样要自我 ,但历验世务相信要镜鉴西方变法的封疆大吏陈宝箴,与相对草根出来的鼓吹托古改制的知识精英 ,其实不仅仅是 的理念和路径不同问题。最终,两派这种立场分歧,在晚清的自 中,不仅没有相互弥合相互支持,反而是相互攻讦,张之洞 显示,张之洞在重洋务的同时,一个重要的攻击方向,就是 的学说,自 阵营致力于对 话语主导权的明争暗夺,而不是求同存异,戮力同心,恐怕这也是导致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