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2023学年高三5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 2022-2023 学年高三 5 月国都省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 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 语·卫灵公》)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务 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 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 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 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 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 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 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 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 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子夏以“文学”著称,孔 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 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 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 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 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 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 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了。因此孔 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 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君子是具有 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 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 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 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 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 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与 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 不周。”(《论语·为政》“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泰而不骄,小 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是政治文化的传承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 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 《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材料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认可的最高理想就是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重视群体 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正是偏重于社会的群 体意识,主张 “推己及人”,倡导“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精神价值,具有浓烈的 利他性。虽然先秦儒家承认人的个体价值,肯定每一个人都先天具有成就理想人格的能 力,但是他们相对更加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或社会价值。他们认为人的个体价值只有通过 社会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人的个体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参照系,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 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只能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利益。“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 是儒家人格思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中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