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核心概念.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的核心概念 高考作文的核心概念 材料作文题中有时会明确显示写作的核心概念,2015年江苏卷核心概念为“智慧”, 2014年江苏卷核心概念为“青春”,有时核心概念是隐藏在材料里面,需要我们弄清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材料的含意才能把握,如2013年的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其核心概念应是“人、自然、生态、无心之举”, 根据材料内容其观点可以确定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人类要维护正常的生态秩序”以及“无心之举会影响自然生态或他人的生活状态”;再如2014年广东卷“两种照片的变化”,其隐藏的核心概念当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立意可以确定为“照片变化折射出的科技进步、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人的心理变化”等。所以,审题时只有弄清材料内在的、深层的内涵,挖掘出材料的核心概念,才能将立意提升到较高的层面上去,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回顾高中必修1-5每个专题前面的导言,可以提炼出一些核心概念。 必修一 青春和生命 读《路遥文集》,心灵就会产生不止一次的震撼,我们会为高加林的不懈奋斗而呐喊助威,为刘巧珍勇敢追求爱情而拍手叫好,为孙少平不甘贫穷而昂首大笑,为田晓霞不幸遇难而悲痛欲绝……“人生,是永远无休止的奋斗”,这是路遥的绝笔,也应该是你我的座右铭。 现在为什么要提倡阅读经典作品?当下的阅读状况如何?让书籍成为你精神的家园,让流浪的心灵回归安宁的世界,请坚守人类心灵的栖息地。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家和家园 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溶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有人说,家是爱的起源,是永远的召唤,一个人走得再远、再久,也不能忘记家。也有人说,家只是一道温暖的起跑线,她永远昭示着我们准备出发,离开家才是真的长大。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对于漂泊海外的游子来说,家国是一体的,都是曾经养育自己,自己身心情感归属的地方。邓稼先放弃美国提供的优质生活投身到中国导弹研制的恶劣环境中,就因为一句:“祖国需要我。”傅雷给在海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教育道:“永远要对祖国怀有赤子热情。”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忘国,不忘家,他们懂得家对他们的意义有多重要,也明白他们的回国是为了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家。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人类的灵魂深处有哪些精神家园可以庇护我们浮躁的心? 心若没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沧海霁月,迁客骚人,把心伴于真纯,安于恬然,归于宁静。林和靖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静中找到了一个真纯的世界供心灵栖居;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闲中勾勒出一座恬静的小屋让自己休憩;而更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名士则是以舟作伴,以天为盖,以地为席,随心飘流,身心皆归于超然之境,享受永恒的安宁。 当三毛目的光赫然投向撒哈拉沙漠,当马尔克斯坚定地扑向文字之塔,当梭罗诗意的栖居于瓦尔登湖畔,我感觉到,心灵的归属感溢于他们的身心,屋室不在身边,却有了一个渺远而坚固的家,而这种归属感源于灵魂的释然与满足,世界之大,处处无家处处家。 关于人与自然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柴静,让2015春天不再寂静。柴静推出的雾霾调查报告《穹顶之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丰盈带给我们更多感官的享受。然而,过度的开发让我们的环境不堪重负:污染的河水、重度的雾霾、恶化的气候、不断减少的物种……这一幕幕不得不令人深思,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推进生态文明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看到《穹顶之下》中的那些镜头,那些数字,或许有人无法淡定,或许有人压抑困惑,但在感动、震撼之余,仍心怀希望,雾霾可怕,但并非无法破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治理雾霾的参与者,守望者和建言者。 面对雾霾,我们选择沉默、选择口罩、选择搬家或暂时离开的时候,柴静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学习、考察、采访、调查、发现,最终清晰地告诉我们三个问题:什么是雾霾;雾霾是怎样造成的;怎样解决雾霾。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穹顶之下,雾霾面前,谁都无法回避

文档评论(0)

175****4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