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先秦文化发展与传播交流(版)-新教材·新高考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中国史).docx

专题03先秦文化发展与传播交流(版)-新教材·新高考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中国史).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 先秦文化发展与传播交流 引言: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也会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先秦思想的活跃 1、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表1: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时间 春秋后期 春秋后期 地点 鲁国 楚国 创立学派 儒家 道家 思想主张 ①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 ②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 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②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③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④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2、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办学性质 私学(或称私塾) 办学思想 “有教无类” 教学内容 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整理文献 《诗》《书》《礼》《易》《春秋》 历史意义 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3、先秦时期的治国理政思想 主要思想 思想主张 以人为本 周公:①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②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尊重自然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盂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崇德尚贤 西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盂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厚德载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和而不同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孔子、盂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背景: 政治: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民族交往密切;社会大变革、大转型。 经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社会现实。 文化: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内容: 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及其核心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的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意义: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三、先秦时期文化成就 1、甲骨文 发现: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价值: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2、诸子文献 时间:先秦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m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