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振兴非遗拟广义古琴传承人物绍陶先生.docxVIP

四川振兴非遗拟广义古琴传承人物绍陶先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振兴非遗拟广义古琴传承人物绍陶先生 古桥是中国最早的弦乐乐器之一,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古人讲究“琴棋书画”,而古琴技艺又是古代文人必修“四艺”之首,被看作艺术中最高的形式。古琴文化是5 000年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汇集了儒、释、道三教的文化精髓。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继昆曲之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2006年3月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陵琴派发源于扬州,以清幽、恬雅、舒畅、洒脱为美学标准,讲究“技与意和,意与妙和”,独出机杼,与虞山琴派、诸城琴派、溪山琴派并称中国四大古琴流派,在中国古琴流派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孙绍陶(1879~1949),讳亮祖、字绍陶,后以字行。作为广陵派古琴第九代传人之代表人物,对广陵琴派作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11月建立的“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将绍陶先生作为重要的传承人物用较大篇幅作介绍,充分肯定了他在广陵琴派传承发展中的历史功绩。 然而,迄今对绍陶先生的介绍,存在两个缺憾:其一,专门介绍先生生平、贡献的文章太少,仅见两篇短文,其他则散见于对广陵琴派的介绍,以及对其弟子张子谦和刘少椿等人介绍的文章中。尽管利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孙绍陶”找到的搜索结果均有数千项,但也都基本没有超出上述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范围。其二,在已见的书面资料和网页资料中,有关时间、人物和事件等,偶有讹误。 作为绍陶先生的后人,我们觉得有必要根据回忆和有关资料,对其生平贡献作一梳理,以缅怀先辈的业绩,并为广陵琴派的历史发展提供一些资料。 一、 以家庭推动研究 绍陶先生祖籍安徽歙县,至绍陶先生时,已经在扬州张回巷定居数代,因无家谱存世,具体脉络不详。 先生家学渊博,出生于操缦世家。其父孙檀生,乃广陵琴派著名琴家,广陵派古琴第八代传人之代表人物。孙檀生有七子,惟先生承传了琴艺。 先生自幼聪慧好学,深得家教。十多岁时即于古文、书法、吟诗、歌赋均有所长。赏花木,喜昆曲,好饮酒。能文能吟,尤擅古琴。 幼冠后,先生又就学于古琴大师秦维翰的弟子、广陵派著名琴家解古琴和丁玉田等名师。数位名师指教,使先生深得广陵琴派真传,琴艺益进,一时称绝。 弱冠时,先生毕业于省立如皋师范学校和政法研习所。如皋师范学校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由如皋居绅、晚清进士、翰林院编修、爱国维新人士沙元炳任创办总理。政法研习所为何种培训机构,现无从查考。先生毕业后,鉴于当时社会情形,不愿从政,对于政府所聘之职,辞而不就。 先生终生以家庭塾师为业,教授古文,兼授琴艺。由于先生饱读儒家典籍,谙熟古典名著,加之琴艺高超,扬州一些名家,如张甘亭(民国著名画家)、梁典成(三和酱园的创办人、书画收藏家)等,均争相聘任先生为家庭塾师。 抗战以前,先生主要在张甘亭家执教,达30年之久。张家旧址现为东关街大草巷30号,张家家族庞大,晚辈众多,多受先生栽培。 抗战爆发后,时局混乱,先生居家中以家教谋生,主要教习古文。 绍陶先生不仅艺术高超,而且国学功底深厚,道德操守严谨,是一位博学多才、高风亮节的导师。他把教古文与教古琴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琴人。 先生广交琴画文人之友。他与古琴世家胡滋甫、画菊大师吴笠仙以及筝艺大师史荫美等先生交往甚密,经常聚会,相互切磋,几无日不往还。胡先生之子胡斗东和女胡兰,吴先生之子吴小仙和女吴芷卿,均得先生亲授琴艺。 二、 关于广琴派的全面观 先生虽家道贫寒,仍情趣雅然,嗜琴为癖,精益求精。每日朝夕演习,从不间断。所弹遍及广陵琴曲。 古琴演奏,既参照琴谱,更源于口授身教和自我体悟。琴者在习弹操缦自娱自乐之时,不只是循寻原曲的意图来弹,也依照自己的理解加工原曲,另成一谱,形成“再创作”的过程。此过程常常不断发生,也就不断产生新谱。这就是现在见到的《梅花三弄》曲有40多种琴谱的原因。这种“再创作”使得琴曲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多位琴家高手的精妙加工后,变得成熟、完美、丰富。 因此,先生对古琴艺术,殚精竭虑,锐意研求,精研琴学数年。对前人遗谱,逐句磋研,必尽悟方休。并在继承中求发展,对每首曲目,都有独到的理解和体会。先生弹奏指法,博采南圆北方、中偏锋互用之长,融刚柔相济寓于自然,使每曲竭尽琴艺,通情澈理。 广陵琴派的《梅花三弄》,人称“老梅花”,其节奏跌宕、古意盎然,与其他琴派不同;《樵歌》则为广陵派所特有的琴曲;广陵琴派的《平沙落雁》也是在近50个版本中被公认的最高水平的琴曲之一。有资料称,先生以《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龙翔操》、《墨子悲丝》、《梧叶舞秋风》、《良宵引》、《广陵散》、《昭君怨》、《樵歌》、《流水》、《白雪》、《渔樵问答》、《风雷引》、《山居吟》、《佩兰》、《普庵咒》等曲最有心得,其中《樵歌》、《山居吟》、《墨子悲丝》为琴坛一绝。也有文献记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