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与文学的审美化.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讽与文学的审美化 “反讽”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反讽一词源自希腊语“eironeia”, “最早出现于伯拉图的《理想国》”, “一个受苏格拉底嘲弄的人, 就用这个词来形容他。”20原意为“佯作无知者”, 指古希腊戏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 他明明了解事物的真相, 却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有意说傻话, 最后表明这些傻话又是正确的, 从而使对手服输。虽然“Irony”这个词到1502 年才在英语中出现, 18 世纪初叶被广泛使用, 正如耀斯 (Jauss) 所说:“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其最高成就都是反讽性的作品。”反讽由于其特殊的美学效果, 所产生的审美张力, 越来越受到众多文学创作者和评论者的关注。甚至有的现代诗人企图通过反讽来复活疲沓、枯竭的语言, 激发并恢复读者被商业化的艺术所迷惑与败坏的阅读经验。 反讽最常见的解释是言在此意在彼。20世纪上半叶, 新批评开始将反讽提升为诗歌基本的结构原则之一。瑞恰兹 (Richard) 在《文学批评原理》中写道:“反讽由相反相成的冲动组成, 受反讽影响的诗歌不见得是最上乘的诗歌, 但反讽本身又是最上乘诗歌的一个特性……”此后, 布鲁克斯 (Brooks) 进一步阐述了新批评的这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传统意义上对反讽的理解局限在语言层面上, 为此他提出情境反讽 (situational irony) 这一概念, 补充言语反讽 (verbal irony) 的不足。新批评主要是在诗学领域中探讨反讽, 此后的批评家们在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体反讽 (stylistic irony) (有的批评家也称结构反讽 structural irony) 的概念, 是“文体在叙事风格、主题立意与情节编撰等文体要素中呈现的对立状态, 共同孕育的一种内在的张力”。 当然现在人们论及反讽时, 已不再局限于诗歌领域, 反讽在其他文学领域, 特别是小说领域正向人们展示着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美国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被誉为小说理论的里程碑, 在此书中他把反讽和叙事艺术结合起来, 把它视为小说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叙事反讽除了最显性地在言语层面展现, 更重要的是小说家在叙事技巧上的魅力展示。比如, “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以表达意旨的乖离、话语与预置语境的不符、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都可以产生独特的叙事反讽意味。除了小说叙事中最显性的言语反讽外, 本文拟从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创作中所设置的叙事距离出发, 探讨其意识流经典之作《达洛卫夫人》中所展现的独具魅力的叙事反讽艺术。 伍尔夫在生活中, 特别是那个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里表现出来的是个睿智的形象, 姐夫克莱夫·贝尔对她的第一印象便是“相当奇妙, 相当机智”。伍尔夫和剑桥的精英们对旧有的文化、现存的制度等的抨击是激烈的, 他们的言辞是戏谑嘲弄式的, 甚至是辛辣的。伍尔夫把她的讽刺功底也带进了作品里, 虽然《达洛卫夫人》的口吻要比早期的作品《出航》温和得多, 但其中对战争, 对社会弊病、社会问题等的笔墨时不时透露着伍尔夫的那份睿智。 “眼下正是六月中旬。战争已经结束, 不过, 还有象福克斯克罗夫特太太那样伤心的人, 她昨晚在大使馆痛不欲生, 因为她的好儿子已阵亡, 那所古老的庄园得让侄儿继承了。还有贝克斯巴勒太太, 人们说她主持义卖市场开幕时, 手里还拿着那份电报:她最疼的儿子约翰牺牲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 那些拥有遗产的谨慎的老寡妇也乘着汽车, 飞快地去干神秘的差使;老板们则在橱窗里摆弄人造首饰和钻石……4-5 世界战争对英国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战争给英国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战争过后, 英国有太多的福克斯克罗夫特太太, 太多的贝克斯巴勒太太, 可当千千万万的人沉浸在丧子、丧夫、丧父的痛楚里时, 那些遗产的获得者, 那些富孀们却乘着汽车, “去干神秘的差使”, 伍尔夫无需言明, 字里行间的讽刺意味一目了然。而且那些摆弄首饰钻石老板们陈列在橱窗里的竟都是些人造的假货, 即使是那在大使馆痛苦不堪的福克斯克罗夫特太太还不是一样会担心自己那古老的庄园由于儿子的过世最终落在了侄子的手里。伍尔夫用简简单单貌似轻松随意的几行字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苦笑几声, 那份锐利的讽刺也油然而生。人情的冷漠, 社会的腐败尽现在伍尔夫的笔下。正像伍尔夫在文章里形容的那样: 多少年后, 伦敦将变成野草蔓生的荒野, 在这星期三早晨匆匆经过此地的人们也都只剩下一堆白骨, 唯有几只结婚戒指混杂在尸体的灰烬之中, 此外便是无数腐败了的牙齿上的金粉填料。17 此时的伦敦充斥了腐败, 满是那些富孀老板们牙齿上金粉填料的刺鼻的味道, 而且还不知道那灰烬里残留的几只结婚戒指是象征着永恒的爱情还是富孀们神秘差使的附产物? 当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戒指应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