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隐私研究现状与趋势.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信息隐私研究现状与趋势 信息披露是指用户有权获取和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的能力。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的提升一方面为隐私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隐私泄露的风险。据CNNIC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超过76.7%的网民表示担心提供个人信息的安全【2】。信息隐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信息隐私的研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为了了解国外信息隐私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层次、研究方法、技术背景和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信息系统领域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的41篇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1 信息隐私研究 本文选取了被引频次排在前30位商学类学术期刊中包含的7种信息系统的期刊【3】,此外本文又选择了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InformationManagement、Decision Support Systems以及Internationa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等共11种信息系统内重要期刊。我们从11种期刊中确定了41篇文献作为分析的对象。 信息隐私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隐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的关注。90年代中期,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才引发了信息系统学者们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关注。在这一时期的两篇文献着重定义了隐私关注的概念及其量表的开发。90年代末互联网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更加严峻,这一时期网络信息隐私问题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热点。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相对成熟的信息隐私的研究兴起也就10余年。从2002年到2008年间共发表文献22篇,占全部比例的53.7%。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WEB2.0技术的应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进一步加剧,而信息隐私的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从2009年到2011年3年的文献来看,其总共发表了17篇,占全部比例的41.5%。而这一时期的研究除了持续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隐私关注问题,移动服务和WEB2.0环境等新兴技术背景下信息隐私问题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从发表期刊的统计结果来看,数量最多的是MIS Quarterly(MISQ)共发表了9篇,紧随其后的IJEC和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ISR)分别发表了6篇和5篇。虽然隐私关注问题在信息系统内重要期刊的中发表的总体数量似乎并不多,但是在信息系统的两个顶级期刊MISQ和ISR中的数量分别为了第一和第三(共14篇,34.4%),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信息隐私问题的重要性。 2 文献研究的内容 按照Webster和Watson的研究路线【4】,采用结构化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首先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框架,确定从哪些视角来进行分析。在借鉴Smith等【5】及Bélanger和Crossler【6】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基础、研究层次、研究方法、技术背景和研究主题五个视角对信息隐私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1)理论基础。信息隐私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问题。隐私研究的理论基础多借鉴于经济、营销、心理及社会学等其他相关领域,因此信息隐私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基础的丰富性。本文对于信息隐私的理论基础采取一个开放的框架,只要论文中明确阐述了相关的理论背景,我们都将其纳入到分析之中。 (2)研究层次。在本文中将文献划分为个体、团队、组织和社会四个层次,但并不依据研究对象的主体划分,而是从研究视角进行划分的。其中团队、组织和社会三个层次分别是指如何从团队、组织和社会等视角来考察不同层次的因素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影响用户的个体信息隐私。 (3)研究方法。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采用在信息系统领域内被学者广泛采用的Alavi和Carlson的分类方法【7】。按照这一方法分类研究被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两大类,其中实证研究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研究、案例研究、调查、IS测量工具开发和二手数据分析;非实证研究包括概念性、说明性和概念应用性研究? (4)技术背景。对技术背景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研究情境,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不同情境下信息隐私影响的差异性。本文将技术背景分为线下、线上,通用三大类,其中通用技术背景是指并没有文献中明确区分线上和线下技术的信息技术;线下技术背景是指的传统的非互联网环境下的IT技术。线上技术背景是指互联网环境下的IT应用,线上技术背景按其应用又细分为:电子商务、移动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