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二)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docVIP

202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二)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9. 基 础 训 练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大江东去(长江) 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 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战船) 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C.雄姿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千古风流人物(放荡不羁) D.遥想公瑾当年(回忆) 故国神游(古战场) 【解析】 “千古风流人物”句意:千古英雄人物。风流:杰出的,有成就的。 2.“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B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 A项“杜康”代指酒。B项没有采用这种手法。C项“烽火”代指战争。D项“管弦”代指音乐。 3.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解析】 C项“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错误,此句并非表达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而是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现在虽然年老,但依然心系抗金前线,只要朝廷召唤,自己将奋勇争先。另外廉颇虽老,但赵王尚且派人去慰问,而自己却无人问津,表现的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落寞之情。 4.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D ) A.《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解析】 “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错,《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没有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提 升 训 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____①_____。他(    )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且是泛指事物的规律。因为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姿态横生,文理自然。_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    )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____②_____。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推崇 形式 面貌 吸取 B.推崇 形态 风貌 汲取 C.崇拜 形态 面貌 汲取 D.崇拜 形式 风貌 吸取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第一空,崇拜:尊敬钦佩。推崇:十分推重。语境是说苏轼对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十分推重,故选“推崇”。第二空,形式:指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区别于该事物的内容。形态:指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含义较宽泛。语境中说的是文章的表现功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故选“形态”。第三空,面貌:指人的容貌、相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等。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结合“散文”“艺术”可知,应选“风貌”。第四空,吸取:吸收获取。汲取:吸取,常出现在较正式的书面语中。结合文段风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