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改性聚丙烯配方组份对VOC的影响研究.docx

汽车内饰改性聚丙烯配方组份对VOC的影响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汽车内饰改性聚丙烯配方组份对VOC的影响研究 ? ? 侯智谋,郝源增,胡俊龙,吴建伟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940) 聚丙烯因其低密度、易成型以及优异的性价比等特性,在汽车内外饰件中得到广泛应用[1]。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汽车内饰零件散发的有害物质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联合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五苯三醛等有机物浓度做了明确限值要求,详见表1。 表1 车内空气中有机物浓度要求 汽车内饰中的仪表板、门板、立柱、中控台等零部件大多采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成型[2-3],因此控制聚丙烯复合材料的VOC水平,对控制整车的VOC有着重要作用。 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一般由以下组份组成:聚丙烯基体树脂,弹性体增韧剂,滑石粉填充、抗氧剂、润滑剂、耐候剂、耐刮剂、色粉等,本文研究了上述各组份对最终聚丙烯复合材料VOC的影响,以期制备一种低VOC水平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为车内环境的净化做出有益贡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共聚聚丙烯:EP548R-Z、EP300M,中海壳牌,J842、PP7727,PP8009,广州石化;弹性体POE:POE8200,陶氏,POE565,LG;滑石粉3000目,广西龙广;滑石粉3000目,辽宁北海;抗氧剂1010、168巴斯夫;抗氧剂1010、168汉光;硬脂酸锌,中山华明泰;耐候剂(牌号:T-81),天罡;LA402AF,艾迪科;耐刮剂(HG-600S),浙江佳华。酞氰蓝:K7090,巴斯夫,NRE53,鼎泰化工。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平行双螺杆挤出机,STS-35,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注塑机,CJ80M3V,震德集团公司;GCMS-QP2020,LC-20AT,日本岛津。 1.3 试样的制备 熔融挤出法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将PP、POE、滑石粉、抗氧剂、润滑剂、耐刮剂、耐候剂、色母粒按一定比例准确称量后,在高速混合机中搅拌5 min,然后通过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经过水冷、风干、切粒,制得聚丙烯复合材料;然后再通过注塑机制得VOC测试用的150 mm×150 mm×3 mm的样片。 1.4 性能测试 VOC测试:按VS-00.28-L-06017-2018标准执行,即长安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 VOC 采样测定试验规范》,HPLC测试甲醛、乙醛、丙烯醛,GCMS测试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和TVOC。袋子体积,10 L,测试样本量:PP原料:200 g;滑石粉:50 g;POE:50 g;其他所有助剂类,色母粒:5 g。 ND:表示未检出(小于检出限);醛系物:检出限为15 μg/m3(甲醛为30 μg/m3);苯系物:检出限为16 μg/m3。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丙烯树脂原料对复合材料VOC的影响 聚丙烯树脂原料包括均聚,嵌段共聚,无规共聚等多种类型,且不同生产厂家的聚合工艺,聚合装置,丙烯原料及催化剂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用汽车改性聚丙烯中常用的嵌段聚丙烯做为研究对象,选用几种典型的聚合工艺下的产品对对比研究。 表2 不同聚丙烯原料VOC含量对比 中海壳牌的PP548R和EP300M聚合工艺为Spherizone,分子量调节方式为氢调,熔融指数分别为30 g/10 min,10 g/10 min。广石化的J842、7227、8009为Horizone 工艺,分子量调节方式,J82为降解法,7227和8009为氢调,熔融指数分别为35 g/10 min,30 g/10 min,10 g/10 min,其中k8009为高乙烯含量的高抗冲PP。由上表可见,采用过氧化物降解法生产的J842原料其VOC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氢调法PP,这说明合成方法对共聚PP原材料的VOC含量影响很大,氢调法要优于过氧化物法。采用过氧化物法控制聚丙烯的分子量,通常要使用一些含有苯环的 过氧化物。其分解产 物也一定含有苯系物; 而其他脂肪族过氧化物,其主要分解产物为丙酮、叔丁醇、甲烷、叔戊醇和乙 烷,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会造成材料散发性提高。而对比中海壳牌的548R和广石化的7227两种原料的VOC发现,在性能指标接近的前提下,不同聚合工艺对PP原料的VOC也有较大区别,合成PP548R的Spherizone工艺,因为存在汽蒸干燥工艺,而合成7227的Horizone 工艺,仅有脱气工艺并无汽蒸干燥工艺,说明汽蒸干燥工艺对PP原材料的VOC组份脱除具有积极作用[4]。而从PP548R和EP300M,7227和8009两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在同样的聚合工艺方法下,不同分子量和乙烯含量,对VOC的影响不大。 2.2 助剂及颜料对复合材料VOC的影响 在汽车内饰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抗氧剂1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