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技术讲座.pptx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延技术讲座;外延工艺概述;1、外延工艺简述;2、外延的优点;CMOS电路的latch-up效应 用重掺衬底加外延能够减小这效应;3、外延沉积的原理;3)各种源的用途比较 a:Sicl4:稳定即使反应温度高也不易产生气相反应,反应室干净,适合于IC的外延片。 b、Sihcl3:生长速度快,有利于减少自掺杂,生长温度比Sicl4低,易气相反应使钟罩不透明。 c、Sih2cl2:生长温度最低,但生长速率也低适合于减压外延。;4、外延工艺过程(SIHCL3); 5、HCL腐蚀的作用;6、高腐蚀、;外延工艺控制;1、外延参数测定;缺陷的显示;2)电阻率测试;Srp还可测浓度(或电阻率)与结深的关系,可看过渡区宽度,是一个特别好的分析测试手段;3)厚度测试;2、掺杂和自掺杂;掺杂计算 ρTest/ρTarget = DNTarget/ DNTest 实际由于有自掺杂,因此实际掺杂量还应减去自掺杂的量;D总掺杂=D掺杂+D自掺杂 当D自掺量D掺杂时影响不大 当D自掺杂与D掺杂接近时,影响就明显,甚至难控制。 ;外延过程自掺杂的停滞层解释;外延过程中气流和杂质的走向; 重掺衬底使外延电阻率降低;不同的加热方式能够产生不同的自掺杂结果;外延的过渡区;以P/P+为例减少自掺杂的试验;减少自掺杂的方法;3、图形漂移和畸变; 1)、什么是pattern shift;2)、为什么要控制shift;3)、Shift的测定;外延图形漂移的测定;光刻版加修正后套刻正确;用滚槽法测shift; 上下片因温度不均匀造成shift不同,引起电学参数不同。;4)、图形畸变Distortion;;外延后图形严重畸变 关于(111)晶片,取向对畸变影响特别大;轻微畸变使图形边缘模糊,使光刻困难;硅源中氯原子的含量上对shift的影响;温度对shift的影响;生长速率对shift的影响;5)、减少畸变和漂移的方法;6) 控制图形漂移的重要性;4、外延表面缺陷;1)层错;表面颗粒: 与外延系统及衬底的清洁度有关, 下图是用表面沾污仪测试结果;表面呈乳凸状小丘:产生原因与衬底取向有关,与(111)取向偏离小于1o;(111)硅片的滑移线;滑移线;外延后埋层图形变粗糙 与外延的气氛及埋尽的表面状变有关;外延系统有轻微漏气外延后有轻微白雾 下图是经铬酸腐蚀后看到的层错和雾;类似三角形缺陷;4、减压外延;压力与过渡区的关系;??力对图形漂移的影响;压力与过渡区宽度;三、外延设备简介;不同外延炉的结构;当前常见几种外延炉优缺点比较;AMC7810;2、各类外延炉的优缺点;2)筒式中低频加热LPE2061S;红外加热的筒式外延炉AMC MTC;各炉子性能比较;大直径硅片外延炉;各大直径硅片外延炉的生产能力;感谢您的聆听!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