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无衣》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诵读《无衣》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章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章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章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2.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下文主旨的一项是(?????)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A.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B.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4.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载笑载言载:动词词头,无义 B.以我贿迁贿:财物 C.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 D.静言思之言:助词,无实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相关小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宫阙名。 (1)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B.《无衣》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诗中主旋律充满战斗的激情。 C.杨炯《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整首诗既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雄劲。 D.杨炯《从军行》中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2)面对外敌入侵,人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家卫国,两首诗都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明显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7.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军北征》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楚,有力地展现这次行军的环境特点。 B.《行路难》这一首哀怨之曲,不是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遍吹”,把读者带入笛声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反映了真实的大漠行军情景,荒凉悲怆,有“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D.《秦风·无衣》质朴诗句中蕴含真挚的情感,体现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欢爱之心”。 8.这两首诗歌都以战争为题材,但抒发的情感和使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每章开头都采用了反问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与后文中的“与子……”的句子呼应,洋溢着不怕困难的豪情,富于鼓动性。 B.作品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