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教学设计.docx

课标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课标教学设计 课标教学设计 第一篇 本文题为《说“屏〞》,即介绍屏风这一在古建筑装饰中集有用和装饰于一体的具体物品,应属实物类说明文。但没有板着脸孔说教,而是用一种轻松活泼的语调,一种洋溢着个人宠爱的感情,一种个人亲身经受的体验,以及一种信手拈来的古诗文化用的情致,写得轻松活泼,让人为之动心。 从结构上看,本文是一篇很典范的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说明文,较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屏〞的有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2、理解对屏风的宠爱之情,培育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课型设计:赏析探究课 学情分析: 1、许多学生对屏这一具体事物缺少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教学开始,教师可通过出示小屏风并用多媒体展示屏风的图片,增进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屏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文中几处关于屏的古诗词,学生不易理解,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分三步 1、展示一件屏风:同学们,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明确:这是一件贝雕的屏风。 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屏风,在哪里见过的?然后投影屏风画片。 学生自由商量,然后简洁评述。 3、导入: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自古以来它就有着神秘的作用,集有用与装饰于一体,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今日,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起来说“屏〞。 简介: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分四步骤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令人销魂齐声称道帷幕因地制宜伧俗得体 休憩擅长忒驻足雅俗之分 3、用一句话归结本文大意? 商量后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作用、种类和设置,流露出对屏的宠爱之情。 4、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屏〞?用自己的话作一解释。 商量后明确:第三段中“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是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三〕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分五步骤 1、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梳理一下的思路。 商量后明确:总写—分说—总写 第一部分〔1〕充满深情引出“屏〞 第二部分〔2—4〕介绍“屏〞的作用、种类和设置 第三部分〔5〕再说“屏〞的作用,点明写作意图 板书设计: 2、对屏的感情怎样?用文中语句说。 商量后明确:富有诗意,令人销魂,心生憧憬之情,实在微妙,齐声称道 3、依据课文,说一说屏风有何作用? 商量后明确:①分隔作用②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 4、屏风可以怎样分类? 商量后明确:按其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屏风可以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5、认为屏风的设置应留意些什么? 商量后明确:因场合不同,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风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都要做到得体。 〔四〕赏析语言,感受诗意:分为两步骤 1、本文是一篇介绍屏风的说明性小品文,但文中也有些记叙和旁引穿插于其中,从文中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如:①记得童年与家人……②后来每次…… ③小时侯……④近来我也留意到了…… ⑤古代的画中……⑥旧社会男女有别…… ⑦从前女子的房中…… 作用:①与屏相关的亲身经受穿插其中,给读者真实的实感。 ②有意无意的旁引,向读者呈现了旧时人们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生活情景,有一种动人的温馨的情韵。 2、借助诗词赏析工具书,了解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意思,说一说引用这些古诗词有何作用? 商量后明确: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们孤独凄清的生活图景,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韵光贱〞。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杜丽娘,她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可惜。 ③“抱膝看屏山〞。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 好处: 1、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和

文档评论(0)

131****14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