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造林项目监测与计量技术规程.pdf

林业碳汇造林项目监测与计量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业碳汇造林项目监测与计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业碳汇造林项目计量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碳库确定、计量监测、碳储量和碳变化、 监测要求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开展胸径在 6cm 以下林分碳汇计量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2253 造林项目计量监测指南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库 碳的储存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其单位为质 量单位。此外,木质林产品也可以视作是一个碳库。 [来源:LY/T 2252-2014,3.2] 3.2  造林 通过栽植、播种和/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将至少 50a 以来的无林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 活动。 [来源:GB/T 15776-2016,3.2] 3.3  地上生物量 土壤层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植被所有活体的生物量,包括干、桩、枝、皮、种子、花、果和叶及草本 植物。 [来源:LY/T 3253-2021,3.2.17] 3.4  地下生物量 1 所有活根的生物量,通常不包括难以从土壤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的细根(直径≤2.0mm)。 [来源:LY/T 3253-2021,3.2.18] 3.5  碳储量 一个库中碳的数量,单位:吨碳(tC)。 [来源:LY/T 3253-2021,3.2.33] 3.6  计量 在项目开始前或科研报告阶段,对项目预期产生的项目减排量进行事前核算。 [来源:LY/T 2253-2014,3.2] 3.7  监测 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实际产生的项目减排量进行事后核算。 [来源:LY/T 2253-2014,3.3] 4 碳库的确定 以胸径6cm 以下的林地为对象,选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两个碳库,进行连续的碳汇计量和碳 汇监测。 5 监测 5.1 林地样地调查 5.1.1 样地设置 按照LY/T 2253执行。 5.1.2 抽样方法 按照树种地径大小划分样木径阶,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地径分为 0~1、1~2、2~3、3~4、4~ 5、5~6cm 6 个径阶,每个径阶选取 3 株~5 株样木,根据每木检尺结果在样地内选择满足径阶要求且 分布均匀的样地作为采样地。 5.2 生物量获取方法 在生物量年积累最高时期,使用整株收获法获得生物量方程建模数据。在采样前,再次测量并记录 所有幼树样木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由东西及南北向两次测量得到的冠幅取平均值作为该幼树冠幅数据, 同时记录树高达 1.3m 的样木胸径数据,样地调查数据记录表见附录A。 6 计量监测方法 6.1 地上、地下生物量计算 2 6.1.1 生物量模型 6.1.1.1 独立模型 将各个组分生物量实测数据直接与自变量进行拟合,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拟合非线性模型, 其中,一元和二元方程按照公式(1)和(2)计算,自变量选择用逐步回归法确定,包括独立变量和组 合变量,模型评价指标见附录 B。 Y    x    Y    x  x    (1) 0 1 1 0 1 1 2 2 式中: Y ——立木总生物量或分项生物量; x —— 自变量:地径(BD)、树高(H)、冠幅(C); i  ——模型参数; i  ——是误差项。 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