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02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俗语(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VIP

微专题02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俗语(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专题02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俗语(讲义) 一.考点讲解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 D 级(“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成语、俗语等)。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复习任务 1.掌握积累成语,俗语的方法,做到准确书写其形,理解其义。 2.规避成语、俗语使用中常见误区,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它们。 3.积累一些常见的成语、俗语,了解其含义及运用。 从2016年到2022年,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查成语,可谓是全国卷的必考点。所选成语大都是常见常用易错的成语,尤其是近义成语。放在大的语段情境中考查,与病句、标点、修辞等一同考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选择题改为主观填空题的题型变化,它标志着考查重点由过去的近义成语辨析转向常见常用成语的积累运用,难度空前加大。2023年全国甲卷中出现了俗语填空,所以在这次一轮复习中应该关注俗语。 考情一览 年份 卷别 所考成语、俗语 提问方式 2023 全国 甲卷 (示例) 17.干打雷不下雨 又吃鱼又嫌腥 前怕狼后怕虎 首尾不能兼顾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 21.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 新高考Ⅱ卷 (示例)奈何不得 如醉如痴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2 全国 甲卷 (示例)天翻地覆 遥不可及 身临其境 一览无余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全国 乙卷 (示例)顺理成章 难以言喻 迫不及待 新高考Ⅰ卷 (示例)不解之缘 秘而不宣 在所难免 新高考Ⅱ卷 (示例)扣人心弦 循循善诱 热火朝天 2021 全国 甲卷 纸上谈兵—形同虚设 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自己动手—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 选择全都恰当的一项 全国 乙卷 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取之不尽 新高考Ⅰ卷 交相辉映—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汁醇味正 新高考Ⅱ卷 望而却步—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极其稀缺 二.知识讲解 (一)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也有三字成语,例如:“口头禅”“瓮中鳖”“莫须有”等;五字成语:“蚂蚁搬泰山”“大眼望小眼”“打蛇打七寸等;六字成语 :“有一搭没一搭”“吉人自有天相”“高不成低不就”等;七字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初生牛犊不怕虎”“醉翁之意不在洒”等;八字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还有一些多字成语,平时偶尔会用到。 识其源,辨其义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前提是积累理解成语,并能够正确书写。成语的书写正确与否,涉及成语的结构 及音、形、义诸多方面。了解成语的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源于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火眼金睛、愚公移山、牛郎织女、天衣无缝、兴云作雨、 水漫金山 源于寓言故事 滥学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梗还珠、叶公好龙、拔苗助长、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狐假虎威、井底之蛙、对牛弹琴、黔驴技穷、鹂蚌相争 源于历史典故 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夜郎自大、卧薪尝胆、四面楚歌、初出茅庐、指鹿为马、围魏救赵、 负荆请罪、偃旗息鼓、草木皆兵、唇亡齿寒、毛遂自荐、退避三舍 源于诗文语句 春风得意、心有灵犀、怒发冲冠、莺歌燕舞、柳暗花明、红杏出墙、物是人非、扑朔迷离、人面桃花、 悲欢离合、窈窕淑女、白云苍狗、投桃报李、鸠占鹊巢、乘风破浪 源于口头俗语 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一千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指手画脚 2. 析结构,辨形义 成语内部语素的组合是有一定的语序,也是有一定的层次的。汉语语法的各种结构格局,几乎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成语的结构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十种: 1)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俎代庖 守株待兔 杀一儆百 4)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主谓式: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风云变幻 青出于蓝 6)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顿开茅塞 如丧考妣 7)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荒谬绝伦 无动于衷 8)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吹毛求疵 9)兼语式:请君入瓮 引狼入室 令人生畏 化险为夷 1O)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一丘之貉 孜孜不倦 知误用,易规避 成语容易误用,了解误用类型,知己知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