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学案41 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分古今,义究源流.docx

高考语文复习--学案41 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分古今,义究源流.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前备知识——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一、高考文体特点 年份 卷别 篇名 文体 选文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战国策·魏策三》 国别体 ①选文体裁:趋于多样化。 由考查十几年的纪传体到2021年的纪事本末体,再到2022年的国别体及其他文体,充分显示了高考文言文体的变化过程。2022年,高考选文开始迈入多样化时代。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写人叙事的本质特点不会变。 ②选文主题:着眼立德树人。 选文注重文质兼美,尤其在内容主题上能够让考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学习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选文关联:关联教材,注重迁移。 选文虽都出自课外,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教材有一定的关联性,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师生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 ④选文篇幅:600~700字,文字浅显。 新高考Ⅱ卷 《东观汉记》 纪传体 全国甲卷 《战国策·秦策二》 国别体 全国 乙卷 《说苑·贵德》 杂史 小说 2021 新高考Ⅰ卷 《贞观君臣 论治》 纪事本末体 新高考Ⅱ卷 《祖逖北伐》 全国 甲卷 《契丹盟好》 全国 乙卷 《贞观君臣 论治》 2010—2020年全国卷、新高考卷 纪传体 二、三种文体特点 (一)总体特点 文体 结构特点 叙事特点 语言特点 国别体 ①策士给统治者讲述寓言或历史故事。 ②先叙策士献策等背景,再写献策经过(言语游说过程),后叙献策结果。 ③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所讲述的旁白。 某国发生了某事。 ①语言生动精炼,简明流利,富有形象性。 ②语言风格独特(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 纪事本末体 ①有具体的叙事名称。 ②故事性强,记录事件的开始、结束,凸显事件历程。 ③突出事件中主要人物的治国观点、理念及历史贡献。 某件事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以记事为主。 ①侧重于叙事,凝练概括,间有细节描写。 ②善用“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③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纪传体 ①开头:简要介绍传主的基本信息(姓名、籍贯、家庭)。 ②中间: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 ③结尾:传主结局,死后封赏。 某人做了某事,以记人为主。 ①凝练概括,间有细节描写。 ②善用“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③有特定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 (二)具体文体特点 1.国别体 国别体就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集,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春秋战国之交,分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的史实。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文学家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 2.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我国史书三大史体之一。编年体按年代顺序记事,强调时间;纪传体以帝王本纪和人物列传为主体,注重人物活动;纪事本末体则完整地记叙史事的起因结果,主要关注的是事件。这一史体或是“一书备诸事之本末”,或是“一书具一事之本末”,将分散的材料集中叙述,能够充分展现历史事件的全貌。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是南宋袁枢(1131—1205)的《通鉴纪事本末》。2021年四套全国高考试卷所选的文章均出自这部史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中心是叙事,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以详写叙述一件事:开头写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中间是事件经过,结尾是其结果、影响、评论。2021年全国甲卷选的《契丹盟好》与新高考Ⅱ卷选的《祖逖北伐》均是此类。二是叙述前后有关联的几个小事件。如2021年全国乙卷围绕唐太宗君臣论治这个关联点,先后叙述了唐太宗采纳戴胄守法的建议、李乾祐论罪定罚的建议、唐太宗加强死刑覆奏制和魏征讨论君臣关系四件事;而新高考Ⅰ卷同样以唐太宗君臣论治为关联点,叙述了唐太宗接受封德彝不劳百姓养活宗族的建议、不用重法止盗、采纳张玄素分臣任事的建议和裴矩禁绝“钓鱼执法”的建议四件事。 3.纪传体 (1)高考所选传记,其传主都是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无论哪类人物,其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2)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范式: (3)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其中也蕴含对传主的评价,常常一字寓褒贬,即用“春秋笔法”。 学案41 理解文言实词(一) ——词分古今,义究源流 复习任务 掌握理解五类实词(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活用词)的方法。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多义实词:蔽 ①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过去近十年,高考一直把它放在翻译中考查;2022年恢复了实词单独设题的考查形式,或采用与文化常识一起考查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